正人者当先正己

来源: 横山县纪委      作者:刘生鑫     发布时间:2016-02-10    浏览次数:

使用Ctrl M可保存网页为图片

《习近平用典》一书在“廉政”篇中引用“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出自东汉荀悦的《申鉴•政体》,其下一句为 “不善禁者,先禁人其而后身”。意思是说:善于用禁令治理社会的人,首先会按禁令要求自己,然后才要求别人;不善于用禁令治理社会的人,首先会要求别人按照禁令去做,然后才要求自己。 以此告诫统治者正人先正己,方能令行禁止,才是“善禁”。

荀悦的这一观点继承了儒家“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思想。400多年后的唐太宗堪称“善禁”典范,他说:“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可见,中国古代已将“正人先正己”视为“善禁”至要。

无论是贯彻落实八项规定,还是坚决反对“四风”,习近平总书记都反复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正人先正己”“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都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发挥表率和带动作用。“老大难,老大难,老大出马就不难”,领导干部如果只表态不表率,拿着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普通干部怎么会有改作风的动力?俗话说,领导不领,水牛掉井。领导干部如果说一套做一套,禁令只是说在嘴上、写在文上、挂在墙上,公款吃喝依旧,公车私用依旧,办公超标依旧,制度成了“稻草人”,改作风如何取信于人?就此而言,领导干部本身就是反“四风”的标准、改作风的标杆,越是严格要求自己,越能产生模范带动的辐射作用,释放出以上率下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