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浊之间

来源: 神木县纪委      作者:谢爱芳     发布时间:2016-02-17    浏览次数:

使用Ctrl M可保存网页为图片

当下,人们往往将财富二字归结为一个“钱”字。实则不然,财富的“富”≠幸福的“福”。金钱,即便源源不断,也解决不了人生最根本的问题。且不说寸金难买寸光阴,就连洒脱的一笑,对贪腐者而言也难得。俗话说,吃别人的嘴软,拿别人的手短。落马者无论是自由身时的“双面人生”,亦或是身陷囹圄后的铁窗生涯,怎一个“钱”字能解决。

在文明之花盛开之时,欲望的潘多拉之盒也在蠢蠢欲动。在物欲横流的当下,在“有钱能使鬼推磨”的驱使下,在“向钱看”的浪潮下,有些人忘记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古训。尤其是对一些忘了本的当权者,按耐不住权力变现的冲动,贪腐在不知不觉间滋生发酵。

有人说,我们的官员太穷了,应该高薪养廉。似乎高薪是治贪的一剂“良药”。可是,我们看到的是,有了许多钱的官员,不一定就不再喜欢钱;收取不义之财的官员,也并非就是“穷人”。贪腐者收受的金额有的高达上亿元,可他们还是不收手,对金钱的崇拜让他们失去了理智。

古往今来,贪腐者从不缺钱,缺的是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缺的是坦坦荡荡,浩然正气;缺的是廉、是耻。他们将“公器”挪作“私用”,将“公权”当作“家奴”,被欲望迷住了双眼,私心膨胀,杂念横生,完全遗忘了最初的入党誓言,忘了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

即便“钱”不是贪婪的唯一诱因,但也不可否认钱在由“贪”到“囚”的人生演绎中所扮演的角色。可事实证明,在贪腐者表面风光、钱财无数的背后却是一颗不安的灵魂。一旦沾上“贪”字, 就会被物死死缠着、绊着,为物所累、为利所害,心为物役、身被套牢。为了不被揭发,只好假以伪装。收来的钱不敢花,送来的礼不敢晒,一旦风吹草动,则心慌难眠。锒铛入狱之后,往往痛哭流涕,痛彻心扉,可是“人生是不出售回程车票的”。

而正所谓,“公生明,廉生威”。廉能生浩然之气,廉能治缺钙之症,廉能养自然之性,廉者才是生活的主人。清廉者心中坦然、脚下踏实,无朝不保夕之感,无风声鹤唳之惊。在位时,受人尊敬;退位后,儿孙绕膝,活得坦然、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