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将党的建设体制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体系之中。全会决定,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实行统一名称、统一管理。这是党中央依据党章规定,从形势判断和目标任务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党内监督的重要举措。省市纪委提出在人口规模较小、机构编制紧张的县区纪委进行内设机构派驻机构融合式改革。根据中省市纪委对县区纪委机构改革的要求,横山县纪委积极推动归口监督部门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率先对内设机构派驻机构进行了融合式改革,强化了纪检监察派驻监督工作,得到了省市纪委领导的充分肯定。
一、实现了派驻机构监督工作全覆盖。横山县纪委内设机构派驻机构融合式改革,在不增加编制总数的前提下,通过内部优化整合,成立派驻党群行政综合系统纪检组、派驻农林水牧系统纪检组、派驻工交能化系统纪检组、派驻科教文卫系统纪检组、派驻财贸系统纪检组,第三至第七纪检监察室,对全县包括县委、人大、政府、政协机关在内的所有县直部门和单位实行派驻监督,联系省市驻县部门单位纪检监察工作,消除了监督盲区,真正实现了监督执纪工作全面覆盖,为全面监督、监督常态化奠定了基础。
二、聚焦了“主业”,提高了监督效能。通过三转、融合式改革工作,改变了“纪检不纪检、杂事一大滩”的尴尬现状,解决了纪检监察干部职能“泛化”、主责“淡化”、主业“虚化”的问题,实现了从参与过程管理向监督执纪问责主业聚焦,突出了“主业”,集中了力量,提高了监督实效,有利于减少违纪违法行为的出现。
三、强化了监督职能,聚合了监督力量。实施归口派驻管理,割断了监督机构与被监督对象的经济利益关系、行政隶属关系、工作利害关系,解除了纪检干部的后顾之忧,从根本上改变了受制于被监督单位的状况,增强了部门纪检工作的独立性,强化了监督执纪问责职能。同时,也改变了“单打独斗”的局面,力量得以整合,监督得以加强,形成了“聚指成拳”的效应,彻底改变了过去形同虚设的状况。
四、“派”的权威、“驻”的优势全面加强。一方面,派驻监督强化了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实行纪委对派驻纪检组直接领导,从根本上打破了“同体监督”的困局,构建了“异体监督”的新模式,体现了“派”的权威,增强了监督的真实性、独立性;另一方面,通过全面落实工作报备、列席会议、征求意见等制度,实行派驻纪检组成员分组分单位负责制等措施,充分发挥“驻”的优势,避免了派驻纪检组与被监督单位“两张皮”现象,能够保证监督的及时性、有效性和常态化,为“减少存量”和“有效控制增量”奠定了基础和前提。
总之,纪委内设机构派驻机构融合式改革,顺应了当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趋势,克服了过去体制条件下的一系列弊端,有效破解了县域层面纪检监察工作的诸多难题,是一次成功的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