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榆林市纪委监委将漠视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作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实践,全力推动专项整治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一是制定出台工作方案。按照市委“凡是省上要求整治的问题一项不漏,凡是市上提出的整治问题,要可操作、可检查、可落实、可完成”的工作要求,代市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关于整治在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上不作为,缺少为民情怀,对群众关心的利益问题漠然视之、空头承诺、推诿扯皮、办事不公,侵害群众利益,“慵懒散漫虚”问题的工作方案》,为全市开展专项整治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建立了在市委领导下,由市纪委监委牵头抓总、组织调度、协调推动,县市区纪委和市纪委监委派驻机构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市纪委监委牵头建立全市专项整治工作协调机制,定期研究专项整治工作存在的问题,通报工作情况,研究工作措施,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工作局面。积极向市委汇报工作进展情况,目前,市委主要领导已听取了一次工作汇报。
三是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在榆林日报、榆林电视台、市纪委监委微信公众号上集中发布了20个责任单位的监督举报方式,对涉及群众利益的6个方面20项整治内容公开接受监督,把监督延伸到“最后一公里”。
四是突出重点强化整治。聚焦扶贫领域、民生领域、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环保和营商环境领域、统计造假问题等5个方面,列出整治任务17项,逐项明确牵头单位、配合单位和整治内容,实行台帐式管理,动态更新。聚焦扶贫领域,全市建档立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现零辍学零失学;222个乡镇卫生院均达到基本医疗有保障标准,2990个行政村村卫生室均达到基本医疗有保障标准;15.23万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已全部鉴定完成;旧宅基地腾退率达90.4%,提前完成了省上要求年底腾退完成80%的要求。聚焦民生领域,对2479家生产经营企业开展了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检查,责令整改402家,责令停产3家;对教育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督导,全市教育经费均按时足额拨付到位。聚焦群众身边不正之风问题,全面清理排查特殊群体“脱保”“漏保”问题,截至目前,累计排查对象9792人,重新纳入低保430人;深化“减证便民”行动,推行“一网通办”,制订了线上线下办理网签资金监管业务;补助各县市区农村公路水毁修复资金2000万元,开展农村公路冬季集中养护。聚焦环保和营商环境领域,中心城区169台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已拆除167台,新建项目扬尘视频监控安装率达100%;投资7031万元,对河湖“四乱”问题进行专项整治;聚焦统计造假问题,对2017年以来查处的所有统计违法案件进行了全面自查,发现有统计违法行为的18家,立案18件,对违法情节轻微的单位进行了警告并通报批评。
五是强化督导检查。印发了《关于主题教育中开展专项整治报送工作情况督导通知》《关于近期重点工作通知》和《报送工作总结的通知》,督促各级党组织对标完成工作任务,确保取的实在成效。与市委主题教育办对接,在主题教育督导过程中将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作为重要内容,并及时反馈发现的问题。目前,市纪委监委各执纪监督室对所联系的县市区和市直各部门党组工作情况进行实地督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