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绥德县艽园沟李家寨村我爷爷(李增杰)的家,也是刘志丹曾经居住过的窑洞。据村里老人李明前口述,由于当时艽园沟乡二十几个村只有李家寨是红区,而桑坪则、马连沟有一个连的国民党队伍。刘志丹及绥德县红军在北区的活动只能从绥德县城出发、途径辛店山转到黑家坬山、蒲家坬山、三角坪山后下山,来到李家寨,李家寨至吴家畔是绥德红军北区的活动地带。
刘志丹第一次来李家寨
刘志丹第一次来李家寨时即将入冬,当时刘志丹、高岗带着一百多名的骑兵团,他们穿着单衣单裤,脚上穿着草鞋,排着长长的马队,来村里宣传革命。当时候,刘志丹、高岗等人居住在上窑,女红军们居住在中窑,其他红军居住在左邻右舍。他们在脑畔上搭建了一个简易的台子,靠墙跟摆放着枪炮。刘志丹召集了村内大量群众参会。由于天气寒冷,红军们穿的单薄,会议刚开始红军们都坐着,后面冷得直打哆嗦只好站起来动动身子。会议中刘志丹讲到:“国民党有飞机,我们将来也要有飞机。国民党现在统治了天下,我们将来要打倒国民党,推翻旧社会,推翻三座大山,人民群众都要翻身做主,当国家的主人翁。将来共产党打天下要实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大米干饭、猪头捣蒜”等,会议鼓励群众们参加革命,拓展红军队伍。通过此次革命宣传和后来绥德师范学校李景波的带动宣传,李家寨大多人参加了革命,入了党,并成立了党支部。
刘志丹第二次来李家寨
1936年3月,刘志丹、高岗等人率红28军再次来到李家寨,居住在李家寨后沟李汉榜家,这是刘志丹第二次来村,高岗第三次来村,他们此行是奉命率部东征。3月9日,红二十八军第三团连长杨琪山在指挥红三团攻占李家寨后山岱王庙木塄坬处英勇牺牲,时年41岁。杨连长牺牲后,红军将其尸体背到李家寨村,村民想办法弄到棺材,穿好寿衣入殓后由本村人抬送到三角坪,据听说一直送到老家。
为革命牺牲的李家寨先烈们
据老人们讲,在毛泽东没到陕北时,由于当时艽园沟乡二十几个村只有李家寨是红区,白军为了围剿李家寨的红军,便时常来村里抢砸锅碗瓢盆,追查红军的下落。他们想尽办法阻断了李家寨的食物,所有群众连食盐都吃不上。为此,李家寨组织个别群众每人背一斗黑豆偷偷到四十铺托亲戚换盐,四十斤黑豆换5斤盐,时隔一个多月群众终于吃上了盐。为了不让群众接触红军,白军把群众赶到寨子上,并封了寨子的路。为躲避白军,红军们只能晚上偷偷进村聚集群众宣传革命,群众一见红军进村,便偷偷下寨子给红军打掩护,送食物。为了躲避白军的报复,李家寨群众白天黑夜都在山上挖黑洞,共挖通3处,只要白军一来家家户户立马上山躲到寨子的黑洞里面。寨子上没有水源,群众们就轮流偷偷担水。
由于躲避在深深的黑洞中呼吸困难,群众便从黑洞中间的上头挖了个通风口。一年冬天,白军通过的寨子上空飘荡雾气,现了群众的藏身处。白军抬来一个大风车扇子,捡些柴草打火,使劲从洞口扇烟。随着浓烟进入洞中,洞中的妇女小孩哭声一片,所有群众被烟熏得喘不过气来,只好出洞。期间,李桃仁拿土块向白军砸去,把几名白军打得头破血流。白军气急败坏,询问砸土块是谁所为,在无人告知的情况下,白军随意揪出李月升当即残杀。
李家寨的群众时常被他人告发藏匿红军,有一次白军得到密报进村抄家,群众听到白军的枪声拔腿就跑。李彦士中枪掉下石畔身亡,李海云在跑的途中腿部中枪,白军上前询问红军藏身处,李海云誓死不说并对着白军大骂,最后被白军活活刺死。
李本厚被传说为红军的“飞毛腿”,据说本厚晚上天刚黑出发到米脂、镇川一带为红军送信,第二天天一亮就能赶回村。本厚被白军发现后,白军便进村抄家,本厚携家带口朝郝家畔红区方向逃生。深夜时逃到下马川通往郝家畔桥段处,本厚妻子抱着三个月大的儿子过河,天黑,什么都看不清,不慎将儿子掉入洪水中,妻子赶紧大喊大哭,还好本厚反应快,及时跑过去拉住儿子。白军抓不住本厚,最后烧毁了本厚家的门窗,并砸碎所有锅碗瓢盆。
李景波时常带着村里年轻人去外地宣传革命,有一次他带本村两个年轻人在银川、内蒙一带做革命宣传工作时,开会中途发起枪战。三人破窗而逃,逃到一处悬崖处无路可走,三人便相互抱头跳崖,万幸三人平安无事。
后来,李家寨的全部党员和村民被白军拉到九真馆(现为县政府图书馆)挨个拷问,连续40天每天只喝两勺稀米汤,不交代便用皮鞭抽,并逼迫退党、退红军。李家寨的党员和群众死的死,伤的伤,但退党的很少。
李家寨为革命牺牲的还有李彦星、李光、李永泉;被叛徒残杀的有李宝生、李汝深。
为了共产党和新中国,李家寨革命先烈们浴血奋战、舍生取义、为国捐躯,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虽然战争的硝烟已经远去,但在和平幸福生活的今天,先烈们的历史后人们更应该永远铭记!(编辑:李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