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观看了中央纪委反腐败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看到不仅一些高级领导干部因违纪违法被查处,一些查处腐败分子的纪检监察干部也因以案谋私被查处,反腐败的领导干部也被侵蚀腐败了。这些情景实在让每位纪检监察干部感慨和痛心。看来领导干部和纪检监察干部行使领导、管理、监督、执纪职责,确实需要自身过得硬,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和纪检监察干部的党性修养仍需进一步锤炼提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要抓好思想教育这个根本,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一名真正优秀的党员干部无论做什么工作,必须自身素质过硬,自身素质过硬必须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党性修养必须依靠文化理念支撑。一名真正理想信念坚定、牢记党的宗旨、严守党纪国法、为民务实清廉的党员干部,除了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外,还应该坚定文化自信,充分学习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以古圣先贤的高尚智慧和价值理念,提高自身思想道德境界,彰显做人处世为官风范。
严以修身,必须正心诚意。儒家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治国安民的正统思想,其创始人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他被后世称誉为圣人。他教育弟子的方式主要是心传口授,后来其弟子和再传弟子将他的教育经典语言记录为《论语》,《论语》成为历代帝王治国理政的经典依据,有人称半部《论语》治天下。但仍然有一些弟子担心老师的思想精髓失传,就将自己的收获写成体会文章。《大学》就是孔子的弟子曾参写的一篇优秀的体会文章,他将孔子的核心思想很好地展示出来,而且有很强的操作性。南宋著名思想家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列为“四书”,属于科举考试必考经典,《四书》的核心理念就是教人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做官。特别是《大学》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针对一些领导干部,用最通俗的语言讲就是,一个人要想当高级领导干部,就必须先做好普通领导干部;要想做好普通领导干部,就必须先管理好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就必须首先自身修养过得硬。《大学》还讲到,“自天子以至于庶民,壹是兼以修身为本”。就是说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作为做人的根本。“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就是说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古代清正廉洁、务实为民的官员,始终在官堂上面悬挂一块写着“正大光明”的牌匾,表明自己的为官从政原则。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也吸取了儒家思想智慧,要求党员干部清白做人、干净干事。《廉洁自律准则》中的修身、齐家就是源于《大学》。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纪检监察干部,也应该认真学习吸取儒家思想关于修身做人的道理,自觉提升思想道德境界,真正懂得做人从政智慧,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诚心诚意为民服务。如果那些被查处的领导干部,能够做到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恐怕不会落得如此下场,相反应该历练成长为严以修身、严以律己、严以用权、恪尽职守的优秀领导干部。
积善之家,必然遗福子孙。每个中国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总想让自己过得好,更想让自己的子孙过得好。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我们的老祖宗早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周易》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都遵奉的经典,被称为群经之首,这一哲学经典对中国文化影响不可估量,其核心思想阴阳学说正是传承几千年中医的基础理论,应当是辩证法的老祖宗。孔子奉行述而不作,他认为老祖宗已经把所有道理都讲了,只要把这些道理阐述清楚让人遵照奉行就行了,不必再搞创作。(当然他撰写的《春秋》属于史书。)但他修订过《诗》、《书》、《易》,因此《周易》里每句话都是经典语录。《周易•系辞》讲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意思是经常积善行德的人家,必定会有福禄来临,而且惠及子孙后代;经常损人造恶的人家,必然会有祸患降临,而且波及他们子孙。如果与一生在一个地方居住的长寿老人谈起这一道理,他会说得头头是道,举例子信手拈来。那些所谓富不过三代的现象,就是没有很好地把握这一规律。孔子的后代之所以兴旺发达,就是他们的老祖宗孔圣人积了大福德。据说范仲淹的后代发达好几百年,也是因为他具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格局大情怀,并且知行合一、恪尽职守。看看今天那些所谓的官二代、富二代的悲惨结局,就是因为他们父辈就没有行善积德、身体力行、教育子孙,最后落得自己和子孙都没有好结局。那些被查处的领导干部和纪检监察干部,如果能够懂得并奉行这一道理,也许不会那样贪得无厌、超前享受,最后也不会落得身败名裂、身陷囵圄。“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我们这些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党员干部都能够建设良好家风,忧国忧民,为民服务,积德行善,那么党风政风必然出现新气象新变化,社风民风必然淳朴正气,各项事业必然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人之祸福,全是自己招惹。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非常大,其创始人老子曾经做过周朝国家图书馆馆长,应该是修养高深、知识渊博的大学者,孔子拜见后称他为龙。老子的著作《道德经》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思维,被奉为道家最高经典。据说现在西方国家除了《圣经》外,流通最广的经典就是《道德经》。道家还有著名经典《太上感应篇》,开篇第一句就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报应,如影随形。就是说任何一个人祸患和福禄的到来没有别的路途门径,都是靠自己言行举止感召而来的。善良的言行必然感召福禄,恶劣的言行必然感召祸患,这种感召和报应就像人的影子始终跟随着他的身体一样。这些都是古人经过千百年来对人生的总结,是中华民族高级智慧,并非故弄玄虚。这一思想在佛家经典中讲得更为透彻,更加令有智慧的人信服。
因果报应,宇宙人生智慧。因果报应是佛家的基本理论。佛教产生于印度,东汉时期传入我国,到唐朝时形成真正的中国佛教。佛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影响非常深远,但现在一些人认为佛教就是一种宗教,甚至是迷信。认为是迷信那是不知其然的肤浅认识,认为是宗教那也是不知其所以然的,当然现代不少人的佛教行为属于宗教活动,甚至迷信活动,因此通常的观点认为佛教属于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对佛家思想研究实证的学者认为,佛教是佛家的教育,是教化众生的。就像当年孔子周游列国后,回到家乡办起教育,讲学26年,拥有弟子三千七十二圣贤,形成了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儒家思想。释迦牟尼当年在印度讲学49年,传法三百余会,教授弟子一万多人,后来弟子将其所讲内容记录下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佛家经典。从佛经中可以看出,佛家是以更大的时空观研究宇宙人生,显然传承近三千年的佛经理论用只有四百年历史的现代科学理论是不能完全解释的。历来一些大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科学家对佛经理论评价非常高。马克思说,辩证法在佛教中已达到很精细的程度。孙中山说,佛学乃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物理学家黄念祖说,佛教是宗教而超宗教,是哲学而超哲学,是科学而超科学。现在一些佛家修行大德也尽力用现代科学理论解释佛经理论。据说现在一些著名大学的学者教授,好多都在研究佛学。
佛经的基本理论就是因果理论,几乎每部佛经都讲因果。民间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一到,一定会报”,就是佛经的核心理论,这句话陈毅元帅也曾经引用过。因果就是善因必然产生善果,善果必定有善因;恶因必然产生恶果,恶果必定有恶因。这就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原理一样,当然现代科学解释这是因为基因遗传原理。当然种瓜种豆要得到果实,还需要土壤、阳光、水分等外在环境条件,佛经讲的善恶果报也需要外在缘分,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讲的内因和外因。当然佛经讲得更为深刻,还有三世因果,这是现代科学目前没法解释的。科学在不断发展,用科学原理解释人类所有行为理念,可能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然而运用佛家的思想理念生活,人们的幸福指数可能更高。古代好多帝王都弘扬佛法、信奉佛教,既教化民众,又以此巩固统治。全国好多地方都有佛教寺院,那是当年正宗的官办学校,是修行悟道和教化众生的地方。
如果那些被查处的领导干部和纪检监察干部能够懂得一点点佛经理论,也就不会恣意妄为、违法乱纪、肆无忌惮,相反应该会知行合一、严以律己,对待工作全心全意、尽职尽责。如果所有党员干部能够懂得并遵守这些传统文化智慧规律,做人做事必然会诸恶不作、众善奉行,对待工作必然会恪尽职守、鞠躬尽瘁,必然会常怀敬畏之心,慎独慎微、善始善终。这样的党员干部必然对党忠诚、干事干净、敢于担当,绝不会贪污腐败,以身试法,冒天下之大不韪。
反腐败要坚持标本兼治,既减少腐败存量,又遏制腐败增量,让党员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当然最高境界是“不治已病治未病”,让党员干部不想腐。佛家思想不仅注重言行举止诸恶不作、众善奉行,还注重心理活动,起心动念都不能想干坏事、造作恶业,心里有恶的念头,都是修行大忌讳。如果党员干部能够诚恳地学习吸收这些智慧道理,必然会大大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道德修养和政治智慧,做到明是非、辨善恶、知廉耻、不想腐,自觉做为政以德、正心修身的模范。拥有这样智慧的党员干部,做人一定会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做事一定会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做官一定会为民务实、清正廉洁。具有这样修养的领导干部和纪检监察干部,就真正做到了“打铁还需自身硬”,所在地区和单位必然党风政风清明,社风民风淳朴,所做工作必然充满阳刚之气,彰显浩然正气。
由此可想,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丰富自己的文化体系,唐朝形成的中国佛教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是这方面杰出的代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如果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充分吸收传统文化至高智慧,取其精华,与时俱进,以文化自信支持道路自信,丰富理论自信,增强制度自信。党员干部时常接受传统文化熏陶,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就能去庸俗、远低俗、不媚俗,做到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清廉自守,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学习、感悟、传承、弘扬传统文化,以学益智、以学修身,融会贯通、形成觉悟,以文化自信支撑政治定力。依靠具有传统文化高尚智慧的广大党员干部的不断努力,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为期不远,将我国建设成为中等发达国家奋斗目标必将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