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和推进村级党风廉政建设,清涧县针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资金管理不规范、“村官”腐败案件频发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以“五字诀”增强村干部履行党风廉政工作职责的意识和能力,加强村级资金使用监管,确保村级资金安全运行。
教育培训“勤”,综合素质提升。将党纪条规、法律教育和典型案件的警示教育结合起来,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对村干部财务、法律方面的知识培训,逐步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着力改变村干部学历相对偏低、财务知识缺乏、党纪法制观念淡薄的现状,提高执政能力及监督管理村级事务的能力和水平。
财务制度“全”,村务财务公开。建立健全村级集体决策、“三资”管理、财务审批、财务公开、财务监督检查等制度,使村级事务管理进入“规范、有序、民主、公开”的制度笼子。把项目资金统一纳入村财管理,适时进行村务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严防各类专项资金被贪污、挪用和挤占,增强资金的安全性。
专项整治“深”,工作重点突出。以解决好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作为重点,开展专项整治。突出重点人员,即乡镇干部、村“两委”成员特别是“一把手”以及基层站所工作人员;突出重点领域,即支农惠农和扶贫救灾资金的使用、农村土地征收补偿等民生类资金、财政专项资金;突出重点单位,即财政拨付专项资金较多的、集体资产较多的单位;突出重点问题,即社会关注度高、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责任追究“严”,压力层层传导。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基层,严格履行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强化责任落实。对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缺失、监督责任缺位,“四风”和腐败问题多发频发的,严格按照《清涧县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追究暂行办法》进行责任追究,强化通报曝光,并及时落实整改、堵塞漏洞,确保村级资金运行安全。
监委监督“实”,作用充分发挥。强化监督人员角色意识和职责意识,同时要求村两委为村监委提供良好的监督环境,创造条件,让监督人员参与村民各项事务决策、运行过程的监督,发挥好一线监管、一线服务的作用,打通责任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切实为村级资金站好岗、放好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