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涧县:让崇德尚廉和遵规守纪相辅而行

来源: 清涧县纪委      作者:王皓 冯秋华     发布时间:2018-10-22    浏览次数:

使用Ctrl M可保存网页为图片

今年以来,清涧县以探索和打造“涧水清风”廉政文化品牌为抓手,创新理念、拓展阵地、丰富载体、凸显特色,让优秀廉政文化走进社会的每个角落,渗透到为民服务、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让崇德尚廉和遵规守纪相辅而行,助力营造不想腐的政治文化氛围。

凝聚“齐抓共管”新合力

“要从红色教育资源、地域文化中汲取营养,增强党员干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2018年3月6日,清涧县十九届纪委三次全会召开,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贺敬在工作报告中对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提出明确要求。

为此,清涧县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以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监委组织协调、镇(街)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和工作机制为目标,要求各级党委切实担起廉政文化建设的主体责任,把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与党的建设和文化建设中,统一安排,统一部署。县纪委通过召开廉政文化建设专题会议等形式,对全县廉政文化建设进行安排部署、督促协调,同时将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大宣教”的重要内容,充分调动宣传、文化等部门和社会、群众各方面力量,既各负其职,又通力协作,形成全社会推动廉政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打造“一园一线”新阵地

为切实发挥基地教育作用,清涧县依托笔架山生态园中的尚德文化广场、革命烈士陵园、清涧起义纪念馆和红色旅游线路中的《沁园春.雪》诞生地——北国风光景区、袁家沟革命旧址、枣林则沟会议旧址等开展思想道德、革命传统教育,构建“一园一线”廉政文化“主阵地”。

“温、良、恭、俭、让”“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在笔架山生态园尚德文化广场,随处可见的廉文、廉句、廉石等人文景观,让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和百姓群众在休闲游览的同时,接受道德、廉政文化熏陶。

在七一建党节,组织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在烈士陵园进行了宣誓,重温了入党誓词,坚定理想信念,深化党性原则。在元旦、清明、六一、国庆期间,组织全县各界群众、中小学生祭扫烈士陵园,瞻仰烈士墓碑,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在八一建军节,组织县武装部、武警中队、消防大队官兵进行国防教育,培养了献身国防的使命意识;通过一系列活动开展,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了缅怀烈士、弘扬革命传统的浓厚氛围。今年以来,全县党员干部、公职人员,社会各界人士在“一园一线”接受主题教育3万余人次。

赋予“两个系列”新内涵

“村里很多年轻人对我们高杰村‘唯耕唯读,一经授受’这一祖训一知半解。现在,结合村级文化广场建设,将我们白氏祖训及村史“晒”出来,对于白氏后人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对于正在建设中的家风家训主题文化墙,高杰村村民白杰宁很是“看好”,并主动承担起上墙内容的收集整理工作。在白杰宁看来,高杰村现有白姓村民一千多人,无论身在何处、身兼何职,他们的根在高杰村,他们的魂就是白氏祖训——唯耕唯读,一经授受。

今年,清涧县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和传统文艺中蕴含的廉政文化元素,将优良家风家训的收集整理、宣传推广作为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求各级党委带头把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党的建设和文化建设中,综合运用本区域家风家训、勤廉人物、革命先烈事迹等开展宣传教育,切实发挥优秀廉政文化的影响力、感染力。目前,除高杰村家风家训主题文化广场正在建设外,在玉家河镇赵家坬村建成了赵苍壁故居,在宽州镇小岔则村建成了村史馆。开展了优秀家风家训征集活动,收集整理了秉公取士不“以贿获免”——白乃贞、三上绞刑架——白明善等历史人物和革命先烈故事,并广为宣传,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反腐倡廉思想营养。在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系列廉政元素外,清涧县充分运用传统文艺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道情小戏、伞头秧歌、书法、绘画、微视频等形式,开展创作、展览、演出等一系列廉政文化活动,寓教于“史”、寓教于“人”、寓教于“文”,以德感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着力打造既能体现时代特色、廉政特色,又能体现地方特色的廉洁文化产品,取得较好的社会效应。

推动“廉政文化六进”新常态

“立志树德有理想,从小有信仰。先学做人后成才,品德要高尚……”

每逢周一升旗仪式,清涧县第二小学全体师生高唱校歌,集体诵读国学经典。近年来,该校以传统文化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为切入口,以诵读国学经典、书写规范汉字等活动为载体推动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发挥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在廉政文化“六进”工作中,清涧县根据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社会群体、不同的文化需求,做到突出主题,创新载体。进机关,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与“五型”“文明”机关创建相结合;进社区,以“幸福家园”为主题,与创建文明社区、平安社区等相结合;进家庭,以“廉洁家风”为主题,与“廉内助”“三八红旗手”等评选活动相结合;进学校,以“知荣、明耻、爱廉”为主题,与德育教育、特色教育相结合;进企业,以“亲清”为主题,与生产经营和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进农村,以“廉洁乡风”为主题,与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等工作相结合。实现廉政文化“全覆盖”,增强了廉政文化的亲和力、渗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