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横山县纪委始终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把审查重心下延,突出问题导向,把握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采取“五项举措”狠刹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问题。
加强村组财务监管,狠抓源头治理。今年以来横山县纪委把加强和规范村组财务管理作为着力解决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重要举措来抓。要求各乡镇各部门充分认识加强和规范村组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规范村组财务管理的意见》精神,积极推行村级基本存款账户、村组财务报账审核、村组财务公开公示、村组财务审计“四项制度”,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从源头上堵塞监管漏洞。
深化教育监督措施,增强遵规守纪意识。结合今年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章和《准则》、《条例》,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增强遵规守纪的思想和行动自觉。纪检监察机关把贯彻落实《准则》、《条例》作为履行“两个责任”的重要内容,加大学习宣传力度,加强纪律教育,把这两部法规的要求落实到监督执纪问责的各个环节。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使基层干部时刻绷紧纪律规矩之弦。
突出执纪审查重点,严查“突出问题”。抓住重点领域,严肃查处脱贫攻坚中虚报冒领、截留私分、挥霍浪费问题;严肃查处集体“三资”管理、土地征收和惠农资金使用中强占掠夺、贪污挪用问题。聚焦“群众利益”,紧盯“农村村组、乡镇社区、民生行业、基层单位”,严查“突出问题”,回应“舆情关注”。乡镇纪委坚持抓早抓小,严肃查处“职级小但影响较大、金额小但性质恶劣、事情小但反映强烈”的“小官、小案、小事”。各派驻纪检组(纪委)要直接查处反映归口(本)系统基层站所工作人员的违规违纪问题。
强化数据统计分析,把握纪律审查主动权。从4月份开始,横山县纪委对涉及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信访室、案件监督管理室将属于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线索同时抄送党风政风监督室备案。党风政风监督室对涉及基层的信访举报、线索处置、立案、结案、处分人数,以及相关数据的变化趋势,都要单独列项统计、单独造册登记,并由专人负责,实行台账管理。
加大执纪审查力度,强化责任追究。敞开信访举报渠道,综合运用明察暗访、民情直通车、司法移送、审计移交等渠道,充分发挥乡镇办案协作区制度、“上挂下派”制度,认真受理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及时受理和主动发现问题线索,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分类处置,及时组织力量进行调查核实。乡镇纪委要切实加强农村财务服务中心对各村组财务监管的监督,严肃查处乡镇、村组干部不按规定在乡镇所在地开设基本存款账户,不真实、不及时公开村组财务,公款私存、坐收坐支、截留挪用财政补助资金和自有资金等违反纪律规定问题;督促农村财务服务中心加强和规范村组财务管理。县纪委严肃查处各级各部门组织领导和监管不到位,不支持、不配合、不推进加强和规范村组财务管理工作,造成集体资产损失和重大影响等问题,坚持“一案双查”,加大曝光和问责力度。从源头上有效防治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的发生。
2015年以来,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案件 47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51人,移交司法机关1人,典型问题通报曝光5起,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