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山区纪委:坚持标本兼治净化政治生态 营造廉洁从政环境

来源: 横山区纪委      作者:李艳     发布时间:2017-04-27    浏览次数:

使用Ctrl M可保存网页为图片

党的十八大以来,横山区纪委瞄准突出问题,拿出过硬措施,坚持标本兼治,锲而不舍抓作风反腐败,努力营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

一、精准发力,严纠“四风”

党的十八大以来,区纪检监察机关持之以恒抓作风建设,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正“四风”作为管党治党的切入点,聚焦“四风”新表现,不断创新方式,精准发力,巩固成果,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回潮,持之以恒推动政治生态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拓宽线索渠道。在全区各服务窗口单位设立了二维码微信公众投诉平台,开通了政风行风行政效能监督“快车道”,同时,开通了党风政风监督举报“110”热线。对举报发现的懒政怠政问题,严查快处,强化问责,公开曝光。2016年共接到群众举报问题线索36件(次),已全部办结。

抓常抓细抓实,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区纪委坚持经常抓、抓经常,看住重要节点,聚焦“关键少数”,紧盯享乐奢靡和隐形变异的不正之风,瞄准突出问题,严查顶风违纪行为。集中开展了“公务接待”问题专项整治活动,对全区各部门各单位十八大以来在公务接待方面存在的八类问题进行监督检查,给予党政纪处分8人,诫勉谈话36人,约谈提醒34人。开展了“利用培训中心和内部食堂公款吃喝、转嫁费用专项检查”活动,9个单位主动停止了办灶。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我区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112起,处理112人,纪律处分62人,组织处理50人。

强化制度建设。守纪律讲规矩,重在明纪律、定规矩、严落实。近年来,区纪委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扎紧制度笼子,强化党内监督,以完善的制度为切入点,进一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制定了《领导干部执行不力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关于规范公务接待及公职人员饮酒行为的规定》、《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作风建设监督检查常态化机制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制度性文件,从源头上防止腐败问题的发生。

二、践行“四种形态”,严守纪律底线

近年来,横山区纪委坚持高标准和守底线相结合,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加强对党纪处分条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守住纪律底线一寸不让、动辄则咎,推动全区整治生态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区纪委在加大纪律审查力度的同时,在强化日常监督执纪上下功夫,对反映的一般性问题及时同本人见面,谈话提醒、约谈函询。进一步规范谈话函询审批制度,对反映不实的予以澄清,对如实说明且属一般性问题的批评教育,予以了结;对不如实说明、欺骗组织的严肃处理。2016年以来,共采取“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提醒措施293人。

抓早抓小,动辄则咎。 区纪委严格按照5类标准处置反映问题线索,综合分析违纪行为的性质,考虑认错悔错态度,对问题较轻的予以党纪轻处分或组织调整,问题严重的给予党纪重处分。2016年以来,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实施谈话函询10件,警示谈话12人,批评教育11人,诫勉谈话81人,约谈179人;对轻微违纪问题,党政纪轻处分135人;对严重违纪问题,给予党政纪重处分19人;移送司法机关4件。

三、以坚定决心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

近年来,区纪委下猛药、出重拳,不断加大监督执纪力度,下大力气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以“零容忍”的态度,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持续深入推进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的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纪检监察机关共初核730件,了结235件,立案521件,结案506件,党政纪处分524人,移送司法6件,开除公职2人,挽回经济损失235.66万元。

聚焦扶贫民生,坚持严查重处。不断强化执纪审查,把查处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重点整治贪污挪用救济物资,截留私分扶贫款、优亲厚友,虚报冒领扶贫资金等突出问题;严肃查处在“三资”管理、民生惠民、土地征收等领域搞“雁过拔毛”、吃拿卡要、强占掠夺的基层干部。2016年以来,共收集扶贫领域问题线索37条,查处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7件,党政纪处分10人。

加大问责力度。近年来,区纪委深入贯彻问责条例,坚持用好问责这个利器,对党的领导弱化,从严治党责任落实不到位,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力、腐败问题严重、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坚决实施问责,让失责必问成为常态。2016年以来,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问责19人,给予党政纪处分13人,组织处理5人,其他处理1人。因党风廉政建设履责不力问责11人;因履行工作职责不到位问责8人,其中问责单位“一把手”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