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全区村级财务规范化运作,有效解决村级资金管理中存在的管理混乱、财务不公开、村财镇管不到位等问题,近期,横山区发挥村级财务审计“利剑”作用,对18个乡镇236个行政村村级财务进行了全面审计,共审计资金112725.11万元,出具审计报告236份,挽回经济损失10.96万元。
成立审计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了榆林市横山区村级财务审计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李生龙担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区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刘晔军任副组长,区农业局、审计局、民政局等12个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指导村集体财务审计工作,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协调解决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农业局,办公室主任由区农业局局长兼任。各乡镇也成立村级财务审计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审计组具体开展审计。
制定审计工作方案,确保有的放矢
制定《榆林市横山区村级财务审计工作实施方案》,该《实施方案》从审计目的、审计对象及年度范围、审计内容和工作重点、审计方式及时间安排、工作要求等方面进行具体安排。重点就村集体“三资”管理情况,村财乡管落实情况,收入是否及时入账,各项开支及报账流程是否规范合理,是否存在私自设账及侵占、挪用、平调集体资产、“白条入账”等问题,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等进行审计。对拒不交接账务或拒不配合审计的离任村“两委”主要负责人,由区纪委监委核查处理。
完善程序讲究方法,力争取得实效
完善工作程序,由乡镇纪委主要负责,按照发审计通知,提账本、封库存、填承诺、了解村情及财务管理现状,辅帐,对账,公布账务,审查凭证、查找问题、根据问题做出工作底稿,调查取证,撰写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公布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发审计报告,移送,整理材料归档,返还财务材料的程序开展审计。讲究审计方法,主要做到“六审”、“六查”:一审财产物资,查账、物是否相符;二审存款现金,查账款是否相符;三审各级收支,查是否符合规定;四审集体积累,查去向是否清楚;五审承包上交,查合同是否兑现;六审各项往来,查债权债务是否落实。截至目前,全区236个行政村全部完成审计,审计资金112725.11万元,出具审计报告236份,挽回经济损失10.96万元,审计村干部1119人,违纪人数8人,其他涉嫌违纪人员正在调查核实,收集问题线索9条,完善制度196条。
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整改落实
此次审计发现村级财务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共性问题:“白条”入账多,记账设置不规范,差旅费、住宿费、租车和加油票报销程序不规,“三资”台账不规范,账务制度不健全,村级财务公开没有真正落实到位,村监督委员会没有充分发挥应有职能作用。针对上述问题,明确整改时限要求,强化问题整改落实。一是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要求建账,设总账、现金账、分类账,收入和支出凭证使用正规票据,杜绝白条收支,且收支要及时入账。二是严格执行《关于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和加强财务公开与监督的意见》(横办发〔2017〕5号)有关规定,村集体经济组织开设一个基本存款账户,用于办理日常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不得另设帐;严格执行财务支出审批权限,大额支出必须经三委会成员决定、村民代表大会通过。报销必须使用正规发票,原始凭证无经办人、无事由、无村书记、村主任、监委会主任签批及不加盖村监督委员会印章的凭证不得记账。三是严格执行财务公开制度,对重大经济事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要及时向村民公开。四是加强民主监督,充分发挥监督委员会职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