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浊扬清担道义 砥砺奋进谱华章 ——横山区纪检监察工作亮点回眸

来源: 横山区纪委      作者:李广正     发布时间:2019-02-14    浏览次数:

使用Ctrl M可保存网页为图片

风雨兼程、步履铿锵,横山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又走过了惩贪治腐、激浊扬清的一年。

回眸2018年,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

改革创新,蹄疾步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掀开新页;

仗剑执纪,严惩腐败,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

正风肃纪,砥砺前行,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持续推进。

2018年,是横山区纪委监委惩治腐败尺度空前、力度最大的一年。一个又一个腐败分子的惩处,一记又一记重拳的出击,充分表明了横山区委、区纪委有腐必反、有贪必肃的坚定决心,有力彰显了横山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腐败问题露头就打、寸步不让的果敢勇毅。

改革创新 蹄疾步稳

时光回溯。

2018年2月10日,岁末年初,天寒地冻,横山区纪检监察人心里却充斥着盈盈暖意,因为在这一天,备受瞩目的区监察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有效整合了反腐败力量,扩大了监察范围,丰富了监察手段,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区纪委一位副书记介绍道,通过改革,解决了行政监察覆盖范围过窄、反腐败力量分散等问题,构建起了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至此,区监委组建全部完毕,顺利实现了人员转隶、编制划转、问题线索移交“三到位”。这标志着横山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就此掀开崭新的一页。

2018年10月25日,在外潜逃8年的职务犯罪嫌疑人谢某某因挪用公款被抓获归案,此为全市抓获的首名外逃职务犯罪嫌疑人,也是监委成立后办理的“留置第一案”,实现了“法法”衔接完美破题。

继监委成立后办理的“留置第一案”后,横山区艾好峁办事处监察员成功查办了该办事处畜牧兽医工作站非党员负责人何某贪污案件,何某受到记过处分,收缴违纪资金4126.21元。该案件是乡镇监察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由乡镇监察员查办的第一件职务违法案件。2018年6月初,横山区纪委在全市率先设置乡镇监察机构,制定出台《开展乡镇监察试点工作方案》和《乡镇监察工作办法(试行)》,赋予乡镇纪检干部监察员身份,并赋予其必要的监察权限,对乡镇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包括群众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依纪依法监督,打通了监察全覆盖“最后一公里”。

一年来,区纪委按照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要求,牢牢握紧反腐败力量整合的“拳头”,认真履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创新立制,慎酌细思,精心绘制着改革蓝图。从建立高效线索排查制度,制定《区纪委问题线索排查专题会议规程》实现线索“零暂存”,到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监督举报方式拓宽问题线索来源;从聚焦整治群众身边“蚁腐蝇贪”问题,到坚决剔除“关键环节”“重点领域”的“腐败毒瘤”,着力构建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从对“破纪”案件的纪律审查,到对“破法”案件的监察调查,切实实现纪法贯通、法法衔接;……

这一切,无不彰显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化改革破冰前行,蹄疾步稳、勇毅笃行,精心绘制改革蓝图的决心与成效。区监委自成立以来,立案40件,给予政务处分52人,采取留置措施1人,累计审查涉嫌职务违法或职务犯罪案件7件10人,涉及正科级领导干部2人。其中2件2人已经作出有罪判决。

仗剑执纪 严惩腐败

2018年,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贯彻中央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惩,“老虎”、“苍蝇”一起打,保持查办案件的高压态势。全区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430件,处置问题线索399件,初核388件,立案204件,其中涉及科级干部40人,党纪政务处分219人,挽回经济损失89.26万元。

“作风好则民心齐,作风正则事业兴”。今年以来, 区纪委聚焦“少数干部不担当不作为”问题,扎实开展干部作风专项整治加强问题线索排查。先后派出12个检查组,对全区干部作风开展明察暗访。对排查出的199件问题线索逐一建立了“三清单一台帐”,实行了动态挂账销号制度,截至目前,已办结192件,正在办理7件,立案审查34件,涉及科级干部35人,推动全区干部作风取得明显好转。

“从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报曝光的案例来看,“四风”问题并未销声匿迹,有的甚至还穿上了“隐形衣”!中秋、国庆、元旦、春节,我们将对全区各乡镇和单位进行检查,真正串点成线,管出习惯、成风化俗。”区纪委监委有关同志介绍,区纪委坚持紧盯重要节点,看住“关键少数”,密切关注“四风”问题改头换面、转入“地下”的新动向、新表现,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将作风建设延伸到基层,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露头就打,着力扒掉“四风”问题“隐身衣”,严防反弹回潮。2018年,全区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5起,处理39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32人,诫勉谈话7人,公开通报曝光19批次64人。

相对于远在天边的“老虎”,群众对近在眼前嗡嗡乱飞的“蝇贪”感受更为真切。在全国强力“打虎”的同时,区纪委持续“拍蝇”,聚焦“微腐败”问题,精准发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拓展。2018年,区纪委联合区农业、审计、民政等12个部门单位组成工作组,对18个乡镇236个行政村村级财务进行了全面检查,挽回经济损失10.96万元。全年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99起,党纪政务处分127人,组织处理26人,涉及科级干部15人,公开通报曝光典型案件4批次16人。

助力脱贫“摘帽”,更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横山区纪委先后派出9个巡察组对我区各乡镇和涉及扶贫领域的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为期45天的扶贫专项巡察,共发现问题328个,共下发督办单84份,整改268个,移交区纪委问题线索 33 件,党纪政务处分9人,组织处理3人,为我区顺利脱贫“摘帽”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

正风肃纪 砥砺前行

“再也不用东躲西藏了,总算结束了我的逃亡生涯,对我来说或许是种解脱......”因涉嫌挪用公款潜逃8年的谢某某被抓获后,长叹道:“对家人的思念、对被捕的恐惧,让我内心备受煎熬。家弟身亡、老母病逝,也不敢送最后一程,我好后悔......”此刻,留给他的只有痛苦的煎熬和无尽的悔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许多被查处的腐败分子都表达了深深的懊悔,如果组织上在其刚出现违纪苗头之时及时严肃提醒,进行批评教育,也许就会防止其积弊渐深、积重难返,最终深陷腐败泥潭。2018年,横山区纪委立足区情,深知处分不是目的,更不是最终归宿,坚持把“四种形态”贯穿于监督执纪全过程,准确把握“树木”与“森林”的关系,做到“正歪树、治病树、拔烂树”,让“四种形态”真正落地生根。

这一年,区纪委监委转变执纪审查理念,坚持纪在法前,纪严于法,突出第一种形态的应用与实践。1-12月份第一种形态处理322人、占总数58.9%;第二种形态处理189人、占总数34.6%;第三种形态处理23人、占总数4.3%;第四种形态处理13人、占总数2.2%。党纪政务轻处分和组织处理成为管党治党重要手段,实现从“惩治极少数”向“管住大多数”拓展。

这一年,区纪委监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集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工作,严肃查处“三个助力”领域违规违纪问题。共排查涉黑涉恶问题线索85件,全部分流处置;共核查扶贫领域问题线索34起,组织处理14人,党纪政务处分41人,通报曝光4期33人;查处环境保护问题18起,组织处理6人,党纪政务处分18人;查处规范市场环境问题24起, 党纪政务处分34人。

这一年,区纪委围绕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维护党的纪律不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坚决不扎实等6个方面失职失责行为, 以强有力的问责倒逼了两个责任落实。全区共查处党内问责案件2起2人;查处领导干部履职问责案件13起16人,其中,组织处理6人,党纪政务处分11人。

这一年,区纪委监委秉着“治人者必先自治,责人者必先自责”的理念,按照“打铁还须自身硬”“严管就是厚爱”的要求,加强学习引导,不断增强“免疫力”,完善制度建设,筑牢监督“防火墙”,强化执纪问责,坚决防止“灯下黑”。纪检监察干部监督机构全年共受理纪检监察干部问题线索6件,初核了结4件,警示谈话1人,谈话了结2件。

这一年,寸土不让、动辄则咎;这一年,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这一年,栉风沐雨、淬火成钢;这一年,以惩贪治腐的实际成效凝聚党心民心,全区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见证了正风反腐的新成效。

激浊扬清担道义,砥砺奋进谱华章。横山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踩着不变的步伐,继续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奋力书写不负于党、不负于人民的华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