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山区委政府按照“五抓五提升”的工作方法,从组织、摸排、打击、整治、宣传五个方面精准发力,扫黑除恶工作取得了良好开局。
抓组织,提升扫黑除恶政治站位。区委区政府先后召开7次区委常委会议、4次区政府会议研究部署扫黑除恶工作,听取扫黑除恶进展情况汇报9次,作出批示5次。研究解决扫黑除恶专项经费60万元,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提供有力的经费保障。成立了以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林任组长,公安分局和纪委、组织部、法院、检察院、司法局负责人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相关部门11名业务骨干,充实到区扫黑办工作。办公室设在区政法委,由原综治办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进一步明确25个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任务,统筹推进专项斗争工作。制定出台了《横山区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施方案》,完善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联席会议、重大案件会商、领导责任、督导考评、线索管理、信息报送、挂牌督办、有奖举报、双向移送、保密工作等一系列制度,设立各类流转台账,做到涉黑涉恶线索统一管理、规范移交、定期督导。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召开小组会议20次,联席会议及重大案件会商会议7次,研究讨论重大案件7起。开展扫黑除恶专项督查3次,通报整改各类问题80余个,对8个成员单位、9个乡镇进行了追究问责,确保扫黑除恶工作梯次推进。召开业务骨干培训会2次,参加省市培训会3次,并派出2名民警参加省公安厅扫黑培训,全面加强扫黑队伍业务水平。区公安分局从刑侦、治安、法制等部门抽调13名年轻民警,成立扫黑除恶青年突击队。
抓摸排,提升扫黑除恶线索质量。一是区委政法委联合公检法部门印发《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告》,在村组、社区、企业、学校等地广泛张贴,并制定有奖举报办法及证人、举报人保护制度,大力进行宣传转发,号召广大人民群众检举揭发黑恶势力。二是公安机关领导与各镇(办事处)党委政府沟通,并安排刑侦、治安、禁毒等业务部门分片包抓联系17个基层派出所,逐村逐户摸排走访,全面排查黑恶线索。三是住建、交通、国土、煤炭等重点行业监管部门分别建立重大项目、工程线索摸排台账,每月开展摸排。四是组织公安、检察、法院刑事办案部门,对近年来办理的案件进行全面“回头看”,特别是对“故意伤害、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等案件,逐人逐案进行核查,发现隐漏线索和保护伞线索。五是由信访部门牵头,对近年来的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尤其是长期缠访闹访人员进行“回头看”,从中发现涉黑涉恶线索。从五条渠道摸排出的线索,最终汇聚到区扫黑办,扫黑办逐一建档立卡,逐一移交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调查核实,为打击处理奠定坚实基础。
抓打击,提升扫黑除恶成果。横山区对涉嫌寻衅滋事、强迫交易、敲诈勒索的郝某伟、郑某瑞、白某峰、刘某义4名村委会主任进行了刑事拘留;对采用“跳脑畔、喝农药、抬棺材”等撒泼手段威胁村镇工作人员,封锁村委大门,砸毁集体财物,数次阻拦镇政府工作人员车辆,使尽手段向组织“施压”的康某军和其父母康某旺、高某兰三人以“恶势力”犯罪进行了审理判决,对康某军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又六个月,对康某旺、高某兰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对多次雇佣多名尿毒症患者阻挡煤矿正常生产销售,涉嫌寻衅滋事、敲诈勒索、伪造变造国家机关证件、拒不执行判决的曹某君、姚某娃、赵某三人以“恶势力”犯罪移送人民法院审理判决。
抓整治,提升扫黑除恶环境治理水平。一是聚焦煤炭领域,打击恶意阻工阻矿。破获煤炭领域恶意阻矿案件7起,对涉案的16名违法犯罪人员作出刑事拘留处罚,其中包含3名村委会主任。二是聚焦交通领域,挤压黑恶势力空间。联合公安分局和交通运输局制定下发《横山区打击和整治“黑车”非法营运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摸排发现19名残疾人非法驾车营运,对其中1人进行行政拘留。三是聚焦校园领域,确保校园绝对安全。深刻汲取米脂“4.27”事件,对全区167所中小学幼儿园从22个方面进行全面彻底的排查,共排查出382个安全隐患问题,现场整改235个,下达整改通知书62份。
抓宣传,提升扫黑除恶舆论氛围。印发了《榆林市横山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工作方案》,明确了各部门及乡镇具体任务分工。截止目前,共设立户外广告牌146块、宣传展板260块,悬挂扫黑除恶宣传条幅1800条,张贴标语3000条,张贴通告8000余份,刷写墙体标语近2000幅,下发扫黑除恶宣传手册10万余册,设置电子屏、电子乐报栏、楼宇电视、门头LED956块,播放89800余次,制作宣传手袋、空飘、日历、纸杯等创意宣传89441个,发放21583个,编发手机短信17498条,举办现场咨询、专题讲座、主题展览、巡回广播、文艺演出470次,利用微信群、公众号宣传扫黑除恶政策形势、进展情况4万余次,制作扫黑除恶宣传片、宣传动画26部,举办扫黑除恶电视访谈及扫黑除恶进行时2期,并编排出扫黑除恶道情小戏《日照背石湾》《麻辣嫂禁赌》和小品《遭遇市场》,大大提升了人民群众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知晓率和参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