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谋划找准整改方向,创新方式确保真学实学,分类整改解决突出问题。在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榆林市纪委监察局机关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主题,聚焦“四风”突出问题,立足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创造性开展工作,在剔除沉疴顽疾的同时营造风清气正的氛围,争做“全市党政机关的表率和全市公务员的表率”。
谋:抓早动快找准整改方向
俗话说“谋定而后动”。
“只有把‘为民务实清廉’植根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才能确保令行禁止,才能让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张凯盈说。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伊始,市纪委监察局抓早动快,提前谋划,在全市党员干部中集中组织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廉政警示教育活动,着重从思想根源、领导责任、权力行使、制度落实、作风养成、交往圈子等六个方面查摆问题。
通过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全市共举办反腐倡廉形势专题报告会和廉政党课100多场次,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120多场次;市纪委举办“榆林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展”1560个单位的76510名党员干部参展;征集意见建议3761条,集中排查和解决反腐倡廉建设工作问题1364个,处分党员干部120人。
教育活动的成败关键在于问题找的准不准、整改落实得到位不到位。
“要找准问题,就要广开言路,倾听社会的和群众的声音。在活动开始时市纪委、监察局就提出‘背靠背’、‘面对面’、‘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邀监察员、离退休老同志以及基层服务对象征求意见和建议,并要求市纪委监察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到包抓的12个县区、全体县级干部到联系点进行调研,听取基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收到了良好效果。”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张春生说。
在短短几个星期内,市纪委监察局发出征求意见函108份,收回78份;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17次;征求到意见211条,分为制度建设等10个方面65条,并梳理出纪检监察工作和纪检监察干部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整改重点和方向。
学:创新方式确保真学实学
“面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形势,打造一支与时俱进、素质过硬的纪检监察干部迫在眉睫,要通过学习切实解决纪检监察系统‘不愿干’、‘不会干’和‘不敢干’的问题。”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张凯盈说。
3月21日至23日,市纪委监察局组织全市91名副县级以上纪检监察领导干部在西安进行为期3天的封闭学习,邀请了省纪委、省委党校的专家学者重点针对党风政风监督工作、反腐败制度创新等内容进行了专题讲解。
“新形势下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该监督什么,该如何监督,通过这次学习有了新思路和新方法。”靖边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王志琴说。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市纪委监察局把强化学习、打牢思想基础作为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抓手,创造性的开展了“六个一”活动:组织机关全体干部观看了《失德之害》、《小官大贪》廉政警示教育片;组织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县级领导干部将心得体会文章刊发在榆林纪检监察网站,公开学习交流;市纪委书记带头,邀请“土专家”、身边的人对党员干部进行专题授课,分析反腐倡廉形势,指导县区、市直部门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组织市纪委监察局领导班子集体到佳县神泉堡纪念馆接受“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纪律教育,并向社会作出八项公开承诺;在全省率先组织副县级以上纪检监察干部在省封闭集中学习;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我身边的勤廉故事”为主题,以发生在干部群众身边的勤政廉政先进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征文活动,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查:见人见事查摆问题不留情
“这种勇于批评、敢于批评的会议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举行过了,真是辣味十足。”
“听完大家的批评,出了一身的汗。”
“大家提到的这18条意见,我已经记在本子上,更记在心上,以后工作中一定逐一对照,立行立改。”
……
8月19日,在市委二楼第一会议室,一场辣味十足的民主生活会让在场的各位都红了脸、出了汗。近200条批评意见,不仅揭短亮丑,更见人见事,说者推心置腹,听者闻过则喜。
“对照检查材料不止改过一次,每一次改动对自己来说都是一次检查,一次剖析。”市纪委副书记刘支堂说。
为此市纪委专门召开常委会,专题讨论市纪委监察局领导班子对照检查材料,并建立起对照检查材料审核审查机制:领导班子对照检查材料,由监察局长审核,纪委书记审查;纪委副书记对照检查材料,由纪委书记审查;常委、副局长、正县级纪检监察员对照检查材料,由监察局长审核,纪委书记审查;室主任、副县级纪检监察员对照检查材料,由分管常委(副局长)审核,主管副书记审查;科级以下党员干部对照检查材料,由室主任审核,分管常委(副局长)审查。
委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刚结束,市纪委监察局4个党小组又分别召开了民主生活会,会上书记、副书记等领导班子成员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与,倾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开展了以“六查六看”为主要内容的“回头看”工作,重点查责任落实,看工作责任是否落实到位、领导是否带头参与;查工作落实,看学习教育、听取意见工作是否扎实;查心得笔记,看学习教育是否到位;查自选动作,看“六个一”活动是否扎实有效;查问题梳理,看征求意见是否全面深入;查立行立改,看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
改:重拳整治六大问题
“请问这个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去哪里了?”
9月2日刚上班,市纪委就派13个检查组对全市重点市直部门展开突击检查,重点检查节前上班情况。
“我们要采取不打招呼的方式走访,到了单位后大家随机进入办公室,将各单位工作人员真实的上班情况反映出来。”市纪委副书记冯艳频说。
在检查中对被检查单位的工作人员到岗出勤情况进行了真实记录,对没有到岗人员,特别是领导班子成员,要求通过现场核查和电话查询的方式确定其不在岗的原因。随后四天里,检查组还深入到各县区、乡镇进行了检查。
从去年开始,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围绕“四风”问题抓重点领域、抓重点对象、抓重点环节、抓重点时段,下硬茬纠治。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58起,共处理335人,党政纪处分149人,警示训诫161人,公开通报曝光25次、135起。
对“四风”问题的整治是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整改落实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全市纪委监察机关围绕责任落实问题、纪检监察体制机制问题、制度创新问题、纠治“四风” 问题、宣传信息工作问题、公车治理问题六大重点问题,坚持领导带头整改,从严从实出实招、求实效的原则,开门整改,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评判。
围绕责任落实问题立行立改,改版升级2014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召开全市反腐倡廉工作责任分工大会,把6大项50分项工作任务分解落实;提请市委印发了《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的意见》和《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纪委监督责任的实施意见》,解决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落实不到位问题。
围绕纪检监察体制机制问题立行立改,深化“三转”,突出主责主业,精简取消议事协调机构147个。
围绕制度创新问题立行立改,建立权力清单制度,向社会公布权力清单;建立便民服务星级挂牌管理制度,切实有效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问题;建立市、县部门主要领导“四个不直接分管”制度,解决权力运行不规范、不公开的问题。
围绕纠治“四风”问题立行立改,出台严禁领导干部大操大办和参与赌博规定,健全完善“信、访、电、网”四位一体信访举报体系,实行“一案双查”制度,解决“惩戒力度不够”问题。1-10月,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受理信访举报同比增长65.3%;初核同比增长55.7%,立案同比增长32.9%,同比增长27.1%,党政纪处分同比增长20.8%,移送司法机关40人,对17名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人员公开曝光。
围绕宣传信息工作问题立行立改,加强信息公开、新闻发布、政策阐释、民意倾听、网络举报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建设,改版升级榆林纪检监察网,解决只做不说、多做少说的问题。
围绕公车治理问题立行立改,对425辆超标公务越野车进行收缴拍卖,对全市党政机关公务用车进行统一标识,解决超标车使用和公车私用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