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起,榆林全市封存收缴党政机关公务车辆。市纪委带头执行,令行禁止,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只保留一定数量的一线执纪执法车。市纪委监察局机关全体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头落实,上下班没有一人继续使用公务用车。
率先垂范 带头落实
为了狠刹“车轮上的腐败”,去年7月中央全面启动公车改革,去年11月,陕西在全国各省份中率先启动了省级机关公车改革,根据要求,全省各地要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市级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榆林市早安排、早部署改革工作。
6月26日下午,榆林市召开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推进会,会上公布了《榆林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及相关配套文件。从6月27日起,榆林全市封存收缴党政机关公务车辆并移交相关手续。公务用车补贴从7月1日计发。在车补区域范围的普通公务出行需自行选择出行方式,不再派遣公车和报销交通费用。跨区域公务出行主要利用公共交通工具,确需租用车辆的优先租用市级机关公务车辆服务中心的车辆。
榆林市召开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推进会会后,市纪委监察局第一时间召开车改通报会,带头执行,令行禁止,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保留一定数量的一线执纪执法车,用于一线执纪办案和监督检查工作。6月27日开始,市纪委监察局机关全体领导干部上下班没有一人继续使用公务用车。
委局机关工作正常运转
众所周知,公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杜绝“车轮上的腐败”,本质上改变铺张浪费的作风,就是要在不影响政府工作效率的境况下降低行政成本。6月27日开始,市纪委监察局机关全体领导干部虽然上下班没有一人继续使用公务用车,但却没有影响正常工作。
6月27日上午市纪委监察局一位领导早早起来,6点10分就乘着公交车从家附近出发,6点40就到了市委门口。他笑着说:“没有公车之后,比平时到单位都早了。” 市纪委监察局另一名领导也是早早步行来到单位。“人都有惰性,以前有公车接送,很多时候掐着点来单位,现在没有公车接送了,早早从家出发,还可以锻炼锻炼身体,工作也耽误不了。”委局机关全体领导干部像往常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上进行着繁忙的工作。
很多领导赞成公车改革,他们表示,以前专车出行养出了一些不会过群众生活的毛病,而公车改革让他们回归到群众的生活方式中,融入到广大群众的普通生活之中,切实感受普通百姓的生活方式,潜移默化地转变官本位思想,增强服务大众意识。
私车公用更加主动
公车改革实行后,普通干部职工感觉自己受益。“有时为了工作出去,都是私家车当公车用。车改实行车补后,对我们平时没有专车,还要倒贴的普通干部实际上是利好。” 平时坐办公室多的一部分干部职工表示:“平常出门开会的时间少,公车改革后,车补的钱还能补贴每天上班的交通支出。”
公车改革后,不仅降低了行政开支,还提高了行政效率。“以前节假日临时要参加公务活动,或是处理个急事,要等司机来。现在灵活出行,自行选择,我马上就能出发。”委局机关一位领导说。
据了解,榆林实行统一车补标准,正厅级每月补贴1690元,副厅级1600元,正县级1040元,副县级950元,正科级650元,副科级600元,副科级以下5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