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党龄映初心

来源:横山区纪委监委      作者:马鑫鑫     发布时间:2025-07-25    浏览次数:

使用Ctrl M可保存网页为图片

在爷爷八十八岁的人生刻度里,七十年党龄如一条鲜明的红线,贯穿了他从烽火少年到白发老者的生命历程。这份跨越大半个世纪的党性坚守,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融在血脉里的信仰,是刻在行动中的担当,在岁月的沉淀中愈发闪耀出动人的光芒。

爷爷的党性,是烽火中淬炼的“忠诚底色”。生于民国廿七年的抗战乱世,他在饥寒交迫中见证了家国破碎的痛。十八岁那年,当集体事业的号角在黄土高原吹响,他毅然加入农业社,举手宣誓入党的那一刻,便把“为人民服务”的誓言刻进了心里。此后七十年,无论岗位是生产队长、会计,还是大队主任,他始终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记得乡邻们常说,困难年代分救济粮,爷爷总是把最饱满的那部分让给五保户;修水渠时,他带着党员突击队在刺骨的冰水里泡到深夜,只为让庄稼早日喝上救命水。这份对党和人民的赤诚,从未因岁月流转而褪色。

爷爷的党性,是岗位上践行的“担当本色”。他常说:“党员不是官,是为乡亲们挑担子的人。”十九岁转行学医后,他背着药箱踏遍方圆百里的山峁沟壑,把诊室设在了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在石马洼矿上,他为了抢救突发急病的矿工,连夜步行二十里山路取药,回来时鞋磨破了,脚底板全是血泡,却笑着说“人没事就好”;在壑则墕村,他给贫困村民看病从不收诊费,自己掏钱垫付药钱是常事。五十载杏林岁月里,他的银针草药治愈的不仅是病痛,更暖了无数人的心。而即便到了八旬高龄,他仍担任村支委,拄着拐杖参加组织生活,为村里的发展建言献策,用行动诠释着“生命不息,担当不止”的党员本色。

爷爷的党性,是一辈子坚守的“清廉底气”。“清廉如水,两袖清风”,这是乡亲们对他最朴素的评价。担任大队干部多年,他管过集体的钱物,经手过无数项目,却从未为自己谋过一分私利。家里的老屋还是建国初期的土坯房,儿女们想翻新,他总说“村里还有更需要钱的地方”;有人提着礼品来求他办事,他一概拒收,只说“按政策办,符合规定的不用送礼,不符合的送礼也没用”。这份清廉,不是刻意为之的“作秀”,而是深入骨髓的党性自觉——他始终记得,党员的权力是人民给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福祉。

如今,爷爷虽已安详离去,但他留下的党性光辉,仍在照亮后人前行的路。他用七十年党龄告诉我们,党性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危难时的挺身而出,是平凡中的始终坚守,是一辈子对初心的不离不弃。这种精神,如同黄土高原上的山丹丹花,历经风雨而愈发鲜艳,永远是我们心中最珍贵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