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品读了《覆鉴》一书,深受教育和启发。该书以警示为着眼点,有针对性地列举了中国某企业全系统内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层次、不同岗位上的违纪违法案例,件件催人深思、发人深省。有的是有着40多年党龄,走南闯北,历经风雨考验,本该安度晚年的老同志,却因为贪腐只能在铁窗高墙里了却余生;有的年轻有为,风华正茂,正是干事创业的黄金时期,却作茧自缚,毁灭自己的锦绣前程;有的位居要职,却不慎用权,违法乱纪,令人扼腕叹息……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正应了那句“贪污腐败是祸,廉洁自律是福”的警句,认真细想,确有道理。
贪廉一念间,荣辱两世界。据《史记·李斯列传》载: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赵高所忌,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相信我们许多人读到“东门黄犬”之叹后,定会有“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感叹。
洪应明说:“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边云卷云舒。”这种洒脱的心境很多人难以做到。当今社会,市场经济冲击着道德的堤岸,尤其是身为领导干部,很多时候会忘记自身的责任,变得欲望无度。当利益的诱惑赤裸裸地摆在面前时,他们把入职时的誓言抛在脑后,眼中只有欲望在发光。“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古训变成了各种会议上的应酬话。也正是在这种人前一套、背后一套的反复中,许多的领导干部变得腐化堕落,有的甚至锒铛入狱。
古人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身已成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可见古人对修心的重视程度。人心是最难控制的,它有无尽的欲望,更面临着大千世界众多的诱惑。当今中国大多数人的信仰是缺失的,没有对本心的太多束缚。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几乎可以得到想要的一切,一旦控制不好自己的心,将会出现无尽的深渊在命运的前方拦路。网上报道有个很著名的佛家主持还俗结婚了,事情很小但轰动很大。我们在此不讨论有多少佛家弟子还在真正地为佛学坚守最后的阵地,我们看到的是又一个被世俗的欲望拉回现实的大师。经过几十年修行的大师都很难守护住自己的内心不被尘世的琐事牵绊,更不要说身处红尘中的这些芸芸众生了。我们终归不是圣人,不能拥有圣人那种了无杂念的心境,但至少我们要回归最朴实的纯真。
《老子》有言:“咎莫憯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意思是说,最大的祸害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贪得的欲望。人要学会知足,人所犯的错误常常在于想要得到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只有学会知足,才能快乐。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干部,万不可肆情纵欲。陈毅老总曾经教导我国的领导干部:“莫伸手,伸手必被捉。”不知道惊醒了多少梦中人。作为领导干部要学会知足,知足才能常乐,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欲望的诱惑,只有这样才能“正其身”。修好自己的心,在做工作时才能有底气,才能做到令行禁止。
“官清赢得梦魂安。”周敦颐说得不错。廉洁,它或许不能带给我们一时很多物质上的满足,但它却能带给我们一生的安宁和福气。做个清官发不了财,致不了富,甚至要过清贫的生活,但却无愧于心,无愧于天,人便会气定神闲,泰然自若。面对道德、法纪,面对执法执纪机关,坦坦荡荡,没有内疚和畏惧;闻听警笛声声,不必胆战心惊。但凡清官,都非常坚信这句古老的中华民谚。因而不管反腐败的形势多么严峻,你都可以街头巷尾闲庭信步,可以起居有序出行无忧,你的内心只有晴空万里、春光无限,而没有一丝乌云、一毫浊气。
我们作为社会一分子,要记住自己的责任,洁身端行,在工作和生活中凡事要三思而后行,随时恪守自己的精神家园,坐得端、行得正,始终把握住人生的航向,守住道德防线,拒绝腐败诱惑,使幸福、祥和永伴我们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