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掠过长乐海域的时候,我才知道,抵达机场前要飞临大海的上空。因为前几次来福州都是夜晚,不知道从高空俯瞰福建大地原来是很惬意的一件事情。机翼下的地形是如此山宽水阔,虽然看到的山并不高,海水也只是一角,却有一种掩藏不住的气势。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从第一次来福州就产生了福建是大福地的感觉,并从此禁不住对它的思念,总是找借口与机会再来谋面。
记得第一次来福州,坐的是末班飞机,到机场已经很晚了,接我的车子穿大街过小巷,直接将我拉到了一家小吃店吃夜宵。一路上,树木黑魅,列兵似的有序而立,夜晚的空气似乎因为有了它们而清新洁净。接机朋友说,那是榕树,福州满城都是榕树。我查阅资料得知,福州早在唐代就有大量榕树自然繁衍,也因此得了“榕城”雅号,沿袭至今。到了宋代,福州开始大规模人工植榕,尤其是得范仲淹赏识的诗人张伯玉任福州太守的时代,三年间共植榕上万株,更是使城区呈现出“绿荫满城、暑不张盖”的景观。福州的榕树生态,自此生生不息,成为福州古城风貌特征之一。而我对榕树铺天席地般有容大气的印象,在一次游历桂林时就已烙下记忆,那棵树冠足有上百平方米的巨大榕树身上,枝枝杈杈挂满了红色的布条与纸包,早已超出了一棵树的自然生态意义,而承载着人们的祝福与祈求,传播着一种神性的力量。只是满城皆榕树的景致,我还不曾见过。
榕树是有福气的树种,满城都是榕树的福州,必是有福之城。
朋友一心想让我到福州谋事,却总找不到让我义无反顾南飞长栖的理由,见我对榕树着迷,甚是兴奋,趁机自豪地介绍,福州的福气不仅在于拥有榕树,还在于拥有温泉。福州温泉是福州市的一大资源特色和优势,其开发利用已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早在唐末五代甚至更早时候,人们就将从地壳裂隙深处涌出地面的热水用于洗浴和医疗,并喻为“金汤”、“金泉”,“五凤朝阳生丽水,九龙经脉出金汤”就是对温泉的赞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探测、开采技术的提高,福州温泉的开发利用更为科学,并因纵贯市区,具有热储层埋藏浅、水温高、水质好、水量大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闻名遐迩……
那一次行色匆匆,来不及体会温泉的妙处,但朋友的邀约,却让我对福州有了深浓的探究欲望。此后一次次飞抵福州,稍加留心发现,温泉也真是无处不有。宾馆、餐馆、办公室……到处都有小贴士温馨地提示着用水人在享用温泉的同时节约水资源,企望温泉源远流长、造福后人的慈爱情怀与深远目光闪耀字间……榕树在室外,温泉在室内,绿热辉映,相得益彰。有福之城,名不虚传。
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明代学者王应山的《闽都记》,更明白这座有福之城的福地气势源自天成:“天下形势,易辨者莫如福州府。三峰峙于域中,三绝标于户外。甘果方几,莲花现瑞。襟江带湖,东南并海。二潮吞吐,百河灌溢。山川灵秀所都耶。逢兵不乱,逢饥不荒……”
福州,以它独有的温情与风度悄悄进入了我心灵中喜爱的城市排行榜。
喜爱福州的原因,还有它的另一种福气——福州人的性情。也许是受温泉的灵气浸润,也许是纳榕树的包容气质,抑或是承继了傍山依海的气魄与胸怀,福州人随缘亲和,宽怀大度,顺势有为,其性格特征正应了林则徐那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名言,让人在与福州人交往中,达观温暖,心胸顿开……这样一座榕青水暖,人文与风情脉脉相依并举的城市,正是我这样个性散漫崇尚自由的人向往之地呵!
飞机徐徐降落在长乐机场。长乐,是文坛泰斗冰心老人的家乡,它的名字让我感到亲切。记得我第一本散文集《没有爱情》出版时,94岁高龄的冰心老人在病榻上为我题写了书名,至今,老人的手迹还给我一种激励与感动……
或许,会有那么一天,我将不再犹豫地留在福州,融入这一块福地,沾染遍身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