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

来源: 横山县纪委      作者:王占刚     发布时间:2014-09-15    浏览次数:

使用Ctrl M可保存网页为图片

大川沟镇的一名副镇长调离后,该镇党委上报了两个人选:一个是镇民政办主任贾峰,另一个是镇扶贫办主任周涛。两个人都是大川沟镇培养的后备干部。可在提名的问题上让镇党委犯难了:考察结果是两个人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按说都可以提拔使用,但副镇长的空缺只一个。

最后,镇党委决定把两个人的情况给县委组织部做详细汇报,由县委决定最后的提名人选。

听了大川沟镇党委的汇报后,县委决定,由县纪委从廉政、勤政两个方面对两个候选人进行测评,测评的结果将作为最终的考察决定。 测评工作由县纪委副书记陈东挂帅。走访调查、召开座谈会、发放民意测评表……所有程序进行完毕后,调查结果让陈东书记也犯愁了:从测评情况看,两人没有明显的差别,很难确定最后的人选。

选人用人是关乎一个人一生政治前途的大事,同时,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也是十八大以来党对组织工作的新要求。办事一向谨慎的陈东书记一个人在镇政府院子里吸起了焖烟……

一刻种后,眉头紧锁的陈东书记突然好像有了办法,他叫来大川沟镇的党委书记交代起来……

随后,考察组决定安排一项疑是“走过场”式的考察程序:“和被考察对象谈话”。

谈话的地点安排在两个被考察对象的办公室进行,这在以往是很少见的。

最先开始谈话的是镇民政办主任贾峰。贾峰毕业于某传媒大学,鼻梁上架着一副白色眼镜,举止大方,彬彬有礼。特别是在民政工作汇报时思维敏捷、条理清晰,陈东书记很欣赏其口才。 谈话中途,贾峰办公室的电话突然响起。贾峰急忙断。可玲声再次响起……就在贾峰又要挂断电话的瞬间,陈东书记急忙阻止,示意他接听,贾峰有点不耐烦的样子接起了话。

此时,陈东书记乘机走出了贾峰的办公室。

“……你这人咋这样麻烦!我现在很忙,你的事以后再说!”原来是刘沟村一五保户,询问自己所申报救济款的落实情况。挂了电话的贾峰急忙追了出来,埋怨地对陈书记道歉:“真不好意思,村民的一点小事……”

周东书记接过话茬意味深长地说:“为人民服务是我们每一个干部的遵旨,群众的事无小事。小贾同志,你们的工作任重道远啊……”。

接下来和镇扶贫办主任周涛谈话。周涛毕业于某财经学院,个头不高,人很精神。面对书记的问话,他甚至还有一点腼腆。但谈到扶贫工作,他的汇报数字详实,事例生动,给陈东书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巧的是谈话刚开始不久,周涛办公室的电话也突然响起。周涛毫不犹豫就拿起了电话。

“您好,这里是大川沟镇民政办,请问您有什么事?”原来打来电话的是上湾村一村民,询问自己孩子的贫困大学生补助资金是否到卡。

“请您稍等,我给您查一下。”周涛放下电话歉意地对陈东书记说:“陈书记,不好意思,我去去就来。”说完就快步去了镇政府便民服务大厅……

约莫三、四分钟后,周涛回到办公室一看,陈东书记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离开了。

吃晚饭的时候,几个跟他平时关系要好的同事劈头盖脸地埋怨道:你懂不懂“规矩”?!这么关键的考察你咋能把约你谈话的陈书记凉在一边,去给一个非亲非故的农民查补助款?陈书记好像很生气,这次你真没戏了。

周涛红着脸,低头笑了笑,想说什么,但最终没有说出来。

一周以后,周涛被任命为大川沟镇的副镇长。一时间,大川沟镇的干部都很诧异……

后来,在新任领导干部廉政勤政诫勉谈话会上,陈东书记的解释是:像周涛这样的干部,在面对决定副镇长命运的关键时刻,依然能想群众之想,急群众之急,启用这样的人,是民心所向,党心所向,也是我们今后选人用人必须遵循的“规矩”。

再后来,大家才知道:谈话中那两个村民的电话,实际上都是陈东书记在谈话前刻意安排的模拟“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