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和反“四风”活动开展以来,清涧县采取多项措施铲除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特权思想、特权现象滋生的土壤,全力践行“为民务实清廉”为主旨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一是除旧思想不含糊,消除特权现象思想源泉。思想决定行为,行为改变社会。清涧县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廉政意识和法制观念。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六进入”活动,让廉政文化进机关、农村、社区、校园、企业、家庭,在全社会努力形成崇尚廉洁、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消除“朝中有人好办事”的特权现象产生的思想源泉。
二是加强监督不放松,挤压特权现象生存空间。不受监督的权力,往往容易导致权力滥用。清涧县积极探索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如选拔任用干部,公开其个人信息,透明选拔程序,让公众的目光注视提拔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道程序。同时拓展群众监督渠道,发挥网络等新兴媒体的监督作用,扩大监督面,形成强大的监督合力,确保“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延伸到哪里”。
三是严惩腐败不手软,常对特权现象敲警示钟。依法依纪严惩腐败,为防止特权作出有效警示。清涧县纪委在办理如:“火箭提拔”、“破格提拔”等事件中,坚持免职不是事件的终结原则,严格追究违规升迁的指使者和操作者的责任,对其惩处严于一般处理,增强惩处的威慑力,使更多的“想”搞特权和腐败的人望而却步。同时通过廉政手机报编发案例警示领导干部,始终绷紧领导干部神经,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干部犯错误的可能。
四是健全机制不迟疑,铲除特权现象滋生土壤。克服特权现象,要解决思想问题,也要解决制度问题。清涧县先后制定出《清涧县各单位权力清单公开制度》《清涧县党务、政务公开规范制度》《清涧县党政部门一把手“四个不直接分管”制度》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规范党员领导干部行使权力。采取用制度来制约权力的办法,把反腐倡廉建设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轨道,让掌权的官员没有操弄的空间,消除“拼爹”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同时,积极加强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领导干部和有关部门带头执行制度,对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严肃追究责任,从而在根本上铲除特权现象滋生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