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涧坚决推进“两个责任”落实,密切党群血肉联系

来源: 清涧县纪委      作者:贺爻     发布时间:2018-01-26    浏览次数:

使用Ctrl M可保存网页为图片

“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2017年以来,清涧县纪委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机制,转变方式方法,全力推动“两个责任”的落实,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有效提升了基层群众反腐败的“参与感”。

责任“跟着”领导走,让任务说得“明”、落得“实”

“以前,各级党组织落‘两个责任’只是浮于表面、流于口头,没有可供参考的佐证资料,监督考核工作不够扎实。自从施行此项制度以来,全县各级党组领导班子的责任就纪得实、说得明、查的清。”该县纪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为扛起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从严从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清涧县制定出台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纪实制度》、“两个责任”考核办法,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细化分解任务,层层传导压力,力促“两个责任”落地生根。《制度》以《纪实手册》的形式发放到各级党委(党组)和领导班子成员,及时记录各党组织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情况,为其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提供了“工作指南”。

严肃问责,为落实责任戴上“紧箍咒”。《纪实手册》能够真实反映领导干部履职过程、再现履责情况,也为纪检监察机关责任倒查、追溯问责提供了有力依据。《制度》明确要求,对主体责任考核实行末位约谈,并作为班子调整和干部教育培训、提拔任用、考核评价、管理监督、激励惩戒的重要依据。其中,对连续两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排名靠后的,以及“一票否决”的镇、部门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由上一级党组织或纪检监察机关对其开展面对面约谈。2017年,因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力约谈单位“一把手”24人,29个单位因《纪实手册》填写不规范,落实主体责任纪实留痕不清晰、不到位为被通报批评。

基层“接访”赶集会,让群众靠得“近”、诉出“情”

“我家离县城远,有问题要给党组织反映,来回坐车得一整天,有时候到了地方也不一定能办了事。现在这样方便多了,得为咱县纪委的干部们点赞!”在集会上参与现场“接访”的刘大爷说。

2017年6月份以来,该县纪委工作人员先后深入14个乡镇,利用赶集会时间,现场设立接访点,受理贪污挪用、截留私分、优亲厚友、虚报冒领、雁过拔毛等扶贫领域腐败问题线索。同时,以相关党纪法规政策和近年来市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各领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为内容,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展板40余块,向群众展示了我党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正风肃纪、反腐惩恶的决心。

2017年,全县先后发放了有奖举报明白卡3200余张、《基层党风廉政教育读本》3200余册,接受群众咨询340余人次,现场受理群众举报34件。许多发生在基层的信访问题得以“就地解决”,既化解了矛盾,也使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信访问题“上的来”。据统计,2017年到该县纪委直接上访的数量同比下降12.5%.

小微权力“透明化”,让百姓摸得“透”、看得“清”

“每当身边的干部受到纪委的处理,我们总会‘忐忑不安’,生怕拔出萝卜带出的‘泥’是自己。这个公示牌就让我们心里踏实多了,群众的事情怎么办、谁来办,出了问题担什么责、谁担责,一目了然。”看着“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公示牌的村支书康书记这样说。

2017年,该县纪委创新推出“互联网+小微权力”机制,制定了《清涧县村级“小微权力”清单》,把涉及精准扶贫、危房改造、移民搬迁等10项36条内容权力运行流程全部晾晒在阳光下,让国家的每一项惠农政策、每一分惠农资金都清晰可查。在村两委会阵地,以公告形式公开党务、村务和群众办事流程,从“源头上”杜绝推诿扯皮、以权谋私、吃拿卡要等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发生,此举由最初的监督手段,转变为便民举措,很好地维护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一年以来,该县已在60多个行政村制作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宣传牌80余块,向群众发放村级《小微权力清单手册》1380余本。全年共查处基层“微腐败”案件119件,党政纪处分152人,通报曝光6批39件48人次,基层腐败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