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县:以专项整治推动“三资”规范管理

来源:佳县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5-08-01    浏览次数:

使用Ctrl M可保存网页为图片

农村集体“三资”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群众关注的焦点,也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领域。佳县纪委监委紧盯“三资”管理中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严查侵占挪用、虚报冒领、优亲厚友等突出问题,以专项整治推动“三资”规范管理,为守好村集体家底、护航乡村振兴提供铁纪保障。

深化运用“室组地”联动监督机制,由监督检查室牵头,联动派驻纪检监察组,采用参加会议、调阅资料、个别座谈、实地查看等方式,紧盯专项整治重点领域突出问题,督促各牵头部门和责任部门深入开展排查整治,深化源头治理,强化行业监管。目前,共发现涉及“三资”监管和乡村振兴资金问题67个,完成整改61个;排查农村集体经济问题合同17份,整改17份,增加集体收入76.758万元,切实让群众的获得感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同时,积极应用大数据赋能整治工作,监督推动“陕农经”信息化平台的全面应用。目前,平台已精准录入经济合同4104份,“银农直联”支付使用率高达92.3%,资金流向全程留痕,“三资”家底清晰明了。

“现在用上‘三资’监管平台,村里每收一笔钱、每花一笔钱,在电脑上都看得明明白白,这账本管得清清楚楚。”佳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县325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及550个村民小组的“三资”信息已纳入系统。

为推动监督走深走实,县纪委监委推动建立健全“三资”监管体制,在各镇(街道)经济综合服务站统一加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牌子,实行“农经业务联络专员”制度,明确一名副职领导专责分管,将“三资”监管、审计整改等硬任务定人定责、落实到岗。此外,引入第三方专业审计力量,对村级财务开展“全面体检”,有效弥补基层专业监督短板,以强有力的外部监督和专业力量,不断扎紧制度笼子。

专项整治成果持续向经营体系完善延伸。全县已培育龙头企业25家、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769家、发展家庭农场1025家,推广“一码通”赋码管理和“随手记”软件,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的路径更加通畅。土地流转稳步推进2.47万余亩,完成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1.36万亩,产业根基在规范管理中愈发坚实。

“‘三资’管理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佳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三资”专项整治成果运用,强化智慧监管、制度约束,以精准有力的监督护航农村集体“三资”在阳光下运行、在规范中增值,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筑牢坚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