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县“五个强化”着力解决“村霸”问题

来源: 佳县纪委      作者:李万宏 王永健     发布时间:2017-11-06    浏览次数:

使用Ctrl M可保存网页为图片

今年以来,佳县突出“五个强化”,着力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不强,“村霸”危害一方,村级党组织软弱涣散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夯实农村基层党建基础,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强化领导力量,明确责任分工。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组织、政法等部门为成员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制定方案,明确分工,细化责任,统筹协调,定期召开调度会议,动态研究解决存在问题。各镇(街道办)也成立了工作组,配备了工作人员,签订了承诺书,层层夯实责任。严格执行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总负责,分管片长具体抓,驻村干部跟踪抓的工作机制,实行“上下联动、同级互动、部门配合”的工作模式,形成了县镇(街道办)同部署、同发力的工作格局。

强化摸底排查,管好台账资料。建立健全举报平台,拓宽举报诉求渠道,开通来信、来电、来访、微信、举报箱“五位一体”的举报平台,广泛收集民意。对照中省市文件明确的7种“村霸”具体情形,集中开展摸底排查,侧重从政法、公安、纪委等部门查处或正在调查的案件以及群众信访举报的重要案件中查找违法犯罪线索,切实摸清底数。建立完善的台账资料,实行动态管理,从摸底排查到具体分析,从整治进度到成效反馈,随时把握情况、更新台账,让“死台账”发挥“活力量”。

强化队伍建设,选优“两委”干部。集中对全县330个村“两委”班子进行研判,逐村剖析、分类排队,对村“两委”班子存在正职不称职、不胜任的坚决予以调整,本村无合适人选的,选派镇(街道办)优秀干部担任,或者由第一书记兼任。今年以来,全县先后调整村党支部书记10名,新选拔村级后备干部127名,4名镇(街道办)干部、3名优秀大学生村官接任村党支部书记。充分运用“三项机制”,重在能下,坚决防止“村霸”等不符合村干部任职资格和条件的人进入村“两委”班子。

强化民主监督,实行阳光村务。切实加强对村“两委”的领导和监督,严格执行农村“三务”公开和“四议两公开”制度,从源头上遏制“村霸”问题滋生蔓延。将村集体债权债务情况、公共基建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贫困户、低保户的评选退出等重大事项全部纳入村务公开范围,及时公开,接受上级组织和村民监督。结合村级党组织“星级创建、追赶超越”活动和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加强村“两委”工作作风,进一步提高村“两委”班子的执行力、公信度。

强化跟踪问效,建立长效机制。紧紧把握“村霸”专项整治重点、难点问题,突出关键环节,加强过程监督,制定出台了《佳县专项整治“村霸”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和《佳县专项整治“村霸”问题定期通报制度》。加大督查问责、跟踪问效力度,坚持发现一例,整治一例,总结一例,无遗漏、不例外,形成“村霸”治理长效机制,为村级党组织建设和脱贫攻坚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