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绥德县纪委监委干部作风建设办公室,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忙碌着。相关单位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全县重点工作、领导交办事项的贯彻落实进度如何?各镇(中心)“说事堂”“有事拨”“代办事”工作机制关于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了没有……
今年以来,绥德县纪委监委坚持聚焦聚力抓作风促落实,从群众关切的小事抓起,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切实提升治理效能,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高位谋划,统筹作风建设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绥德县纪委监委制定了《关于加强作风建设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的实施意见》,以“一个意见统领、九个方案细化”明确整治重点,确定了城管执法局、卫健局等9个牵头部门责任及任务分工,各牵头部门又在开展自查自纠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44类专项整治工作,形成问题台账,建立责任清单,细化整改措施,做到靶向整治。同时,按照“主体责任压紧压实、监督检查落细落实、问题线索查清查实”的要求,由纪检监察机关担起牵头抓总责任,成立作风建设专项整治工作办公室,由一名纪委常委总负责,并从住建、卫健等部门抽调9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干部组成工作专班,具体负责各项工作协调推进,确保专项整治各项工作有效衔接、精准落实。
坚持求真务实,统筹作风建设推进与落实的关系。
绥德县纪委监委把干部作风建设智慧监督平台作为深入开展干部作风建设的有效抓手,在设计上突出领导干部带头抓落实、善于抓落实、层层抓落实的理念,建立工作闭环流程,实行清单化管理、动态化推进、精准化落实,做到任务人人到头、压力层层传导、责任层层落实;在内容上聚焦“国之大者”,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全县重点工作,紧扣高质量发展和民生实事需要,多渠道、多部门联动创建监督任务,推动实现监督事项精准化;在落实上坚持提示安排、督办推进、预警问责,充分运用提示函、督办函和预警函“三函”工作机制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实、落实到位,解决工作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最大限度调动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坚持人民至上,统筹作风建设服务与治理的关系。
绥德县纪委监委有效整合、推广“说事堂”“有事拨”和村级代办员“代办事”制度,通过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基层社会治理提升、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干事创业环境提升。“说事堂”是新时期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成功范例,说客以党员代表、人大代表、群众代表、法官代表和德高望重的乡贤能人等为主,实行源头化治理、多元化调解、一体化防控、动态化管理、亲情化服务的“五化”同步模式,做到群众遇事有人管有人议、有诉处有说法、有结果有答复;乡镇“有事拨”是干部作风建设智慧监督平台设计的便民服务平台,运用互联网技术,把公共服务延伸到村到户,群众可以足不出户,通过平台表达多样化服务诉求,做到第一时间接单、第一时间沟通、第一时间办结、第一时间回访。
坚持标本兼治,统筹作风建设奖惩与教育的关系。
绥德县纪委监委以新发展理念为导向,构建了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干部作风建设考评工作流程,对重点项目、任务落实、执行监管、群众反馈等关键环节进行重点考评。在考核环节上,按照分级负责、分级考核评估的原则,加强日常考核、年终考核,让党员干部始终牢记自己的主责主业,有效解决了推诿扯皮不作为慢作为以及政治意识淡化、党的领导弱化、工作落实软化等问题;在健全干部问责制度上,明确问责范围、类型、行为、程序、责任划分,建立干部考核负面清单制度,推进干部问责制度化、规范化,根据考核情况,对工作落实好、特别敢担当的单位予以表彰,相关干部得褒奖、获重用,让抓落实、能干事、作风好的干部有奔头、有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
坚持铁腕执纪,统筹作风建设成果与效应的关系。
绥德县纪委监委以“一件案件查办、九项工作跟进”做实做细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对发现的违纪违法问题,坚决查办决不手软,保证受理的问题线索条条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对查处的每一起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案件,坚持做好处分决定执行、案例通报曝光、对被处分人回访、案件深入剖析、指导以案促改、开展警示教育、发出监察建议、推动整改落实、建立长效机制等9个方面工作。整治成果由实践来检验,县城管执法局多渠道新增车位650个,并成立公共服务运营公司,规范管理、阳光收费,从源头杜绝停车收费乱象;县教体局新建、改扩建学校13所,新增学位1270个,有效解决“上学难”和“大班额”问题;县委政法委化解2018年以来全部涉法涉诉案件……实现政治效应、纪法效应、社会效应的有机统一。(编辑:张慧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