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德:多点发力,从严从实打好作风建设“组合拳”

来源:绥德县纪委监委      作者:徐晓明     发布时间:2022-11-17    浏览次数:

使用Ctrl M可保存网页为图片

今年以来,绥德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首要职责,在精准惩治、专项监督、创新教育、关爱激励等方面多点发力,推深做实“奔跑加速、实干争先”作风建设专项行动,真刀真枪整治干部队伍作风顽疾,为绥德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坚持挺纪在前,精准惩治“四风”顽疾。

绥德县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把“四风”问题作为日常监督、执纪问责和政治巡察的重要内容,聚焦乡村振兴、生态环保、教育医疗、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抓住关键少数,用好问责利器,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歪风邪气露头就打、咬定不放,推动全县形成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

今年以来,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122件,处置线索189件次,经谈话函询或初步核实后给予组织措施52人;立案审查调查103件,审结案件103件,党纪政务处分124人。同时,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理252人次,其中第一种形态129人次,占51.2%;第二种形态108人次,占42.9%;第三种形态12人次,占4.8%;第四种形态3人次,占1.2%,实现了惩处极少数、教育大多数的良好效果。特别是紧紧围绕“监督、服务”两条主线,打造了包含县、镇、村三级的基层治理新样板,县上建立了干部作风建设智慧监督平台,在全县16个镇(中心)设立“说事堂”“有事拨”339个行政村选聘代办员,形成了县镇村三级联动管理机制,目前智慧监督平台共创建各类工作任务138项,其中各级决策部署114项,专项治理11项,服务类事项13项,已推动落实15项,在监督落实重点工作中,系统督办160余次,专项督办2次,日常督办76件次,约谈24人。

为不断巩固作风建设成果,绥德县紧盯“六个聚焦”和“五个专项治理”,结合县情实际,增加了7个“小切口”问题整治和2个民生领域专项整治,查摆出各类问题552个,并按照“发现问题—建立台账—整改落实—情况反馈—总结评估—建章立制”的六步闭环机制,全面督促落实整改,推动全县作风建设不断走向深入。

做实专项监督,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年初制定《2022年深入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工作方案》,全面开展医疗、社保、食品药品、停车收费、房地产、物业服务、涉水等6+2+N个领域专项整治,瞄准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化整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住房是人民群众的立身之本。请你们认真履行职责,落实部门监管责任,细化监管措施,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绥德县纪委监委在房地产领域专项监督中发现,一些小区存在办证难的问题,及时深入核查问题线索,督促县资源规划局对全县1.8万余套单元房进行摸排,梳理出9大类30项问题,解决办理遗留问题证书600余本,不能办理登记的,先行颁发“蓝本本”(不动产预告登记)2353本,解决业主子女入学难问题,理顺2000余户老旧楼盘无法缴纳契税遗留问题,并解决办证难小区问题18个,办证85本。

为确保专项监督落到实处,绥德县纪委监委深化“室组”联动监督模式,通过整合资源、调配力量,凝聚精准发现问题、推动解决问题工作合力,有效提升监督质效。针对重点突出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牵头,充分发挥派驻纪检监察组“探头”优势,集中开展监督检查36次,发现问题15个,整改问题10个。

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县纪委监委督促各牵头单位、成员单位联合开展专项督导40次,从安排部署、组织学习、问题排查、建立清单等方面对全县各单位重点民生领域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进行了检查,发现问题33个,推动整改31个,对落实不力、形式主义的严肃问责,以高质量监督执纪问责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确保专项整治取得实效。

用活典型案例,创新警示教育形式。

“听到自己熟悉的同志,因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受到追责问责,我深受警醒,要引以为戒,不断改进工作作风。”

“这些典型案例都是发生在身边的事,暴露出相关职能部门在落实工作闭环中还存在漏洞,我们要对照反思,举一反三,查缺补漏,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

......

以案示警、分类施教,以案明纪、警钟长鸣,始终保持戒尺在手,利剑高悬,以警示教育持续深化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绥德县纪委监委牵头组建了县直部门和农村基层2个宣讲组,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以案释纪说法”警示教育宣讲活动。

此次宣讲活动以“以案释纪、以案说法、以案明责”为主题,通过宣讲100多个发生在党员干部身边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观看警示教育片、现场纪法知识测试等形式,释纪说法明责,把正确的思想、优良的作风、良好的导向、正面的典型树立起来,使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不犯或少犯错误,努力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紧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截至目前,首轮覆盖全县16个镇(中心)和58个县直部门及所有下设事业单位,已开展警示宣讲教育27场,受教育党员干部、公职人员2700余人次,推动全县党风政风进一步好转,政治生态进一步净化,努力营造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宣讲不是目的,用身边的事教育警示身边的人,让党员干部知止、知畏、知耻、知戒,这才是警示教育应有的效果。县纪委监委将定期梳理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充分利用县纪委监委网站、“清风绥德”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通报曝光典型案例,让每一个典型案例都成为“鲜活的教材”。

强化关爱导向,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强化作风建设,既要严管更要厚爱。“在不违反党纪党规、法律法规和政策禁止性规定的前提下,我们更注重正面引导激励,强化教育提醒、纠错纠偏,推动问题整改,鼓励干部放开手脚干事创业。”绥德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树立实干实绩实效鲜明导向,结合干部作风建设专项行动要求,绥德县纪委监委坚持精准问责、容错纠错和关爱激励措施一体运用,明确必须严肃追责的5种情形、可以容错纠错的6种情形以及可以提拔重用的4种情形,积极营造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合理容错、减责免责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监督执纪正向效应。同时,通过绥德大讲堂、节日廉洁警示提醒、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多种方式,全力推进教育创新化、常态化、制度化,持续深化对党员干部的纪律教育、廉洁教育,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坚持把教育和预防融入党员干部日常监督和管理之中,用真管严管体现关心厚爱,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知边界、明底线、转作风,实现惩治腐败和有效预防腐败的综合效应最大化,真正使纪律教育、廉洁教育成为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不断凝聚干事创业、赶超发展的强大合力。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不能一蹴而就,必须久久为功。下一步,绥德县纪委监委将坚持遏制腐败从作风抓起,针对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化制度建设,堵塞管理漏洞,深化重点领域专项治理,不断提高一体推进“三不腐”能力和水平,持续打好作风建设攻坚战持久战,为绥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作风保障。(编辑:王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