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一名工作人员正手持测温枪,“体温36.5℃,正常,请出示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健康码、行程码......均无异常,消一下毒,可以进入谈话场所了”,这是近日发生在绥德县纪委监委办公楼大厅门口的一幕。
当前我市疫情形势较为严峻,绥德县纪委监委坚守审查调查政治属性,时刻紧绷疫情防控和审查调查安全弦,密切关注疫情动态,严格落实市纪委监委最新安全工作规定和防疫部门通知要求,及时调整、科学精准、从严从实抓好办案场所疫情防控工作,做好疫情防控期“走读式”谈话常态化安全工作。
强化“走读式”谈话风险防范意识。深刻认识疫情防控期审查调查安全形势的严峻复杂性,未雨绸缪,提前预判可能引发的风险,并向全体纪检监察干部重申纪律要求,不隐瞒、不聚集、不聚会、不外出就餐、非必要不出县域,做好自身防护。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松懈心理,发现苗头,及时敲警钟,发生问题,及时上报处置,剖根朔源,严肃追责问责,确保将疫情防控和审查调查安全责任下沉到每一位办案人员。
严把“走读式”谈话场所进口关。根据当前地区疫情变化和周邻环境,配齐配全防疫物资,每日安排专人对谈话场所进行消毒杀菌通风,所有进入谈话场所人员要求提前佩戴口罩,进行个人消毒和体温测试,核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健康码、大数据行程码,真实掌握被谈话人员近期旅居史等事项并记录备案,同时签订疫情防控保证书,把疫情防控工作做足做前。
加强“走读式”谈话全程管控。明确“走读式”谈话适用范围,严格逐级审批程序,层层签字留痕夯实责任,精准谈话全过程监督管理。事前摸清底数,审慎开展谈话,严密制定安全预案,提前防范,如谈话对象出现发软无力、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立即叫停,紧急启动应急处置程序;事中有效稳控,精细谈话安全环节,警惕过程中的风险隐患;事后减压到位,及时消除谈话对象思想顾虑,妥善交接,确保谈话对象安全往返谈话场所。将疫情防控工作贯穿谈话始终,不断提高科学化、规范化防范水平,确保疫情防控期“走读式”谈话安全工作万无一失。(编辑:李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