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绥德县纪委监委结合执纪监督和审查调查工作实际,不断强化后半篇文章的警示教育和澄清正名双面效应,积极探索“室组地”联动模式,重点结合六项工作,共同书写执纪监督审查调查后半篇文章。在“室组地”联动实践中,解决了后半篇文章该由谁来抓、如何抓和怎样才能抓出成效的问题,有效促进了“三不”体系,治标的震慑作用在治本的成效中持续发力,有力推进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案件审理室主要负责处分决定宣布及执行情况“回头看”工作,现场纠正群众关心关注问题。核查组主要负责案件剖析,现场进行警示教育。镇纪委和派驻机构结合日常监督检查,主要负责“以案促改”工作的监督检查、成果运用和制度建设。
与处分决定执行情况结合起来,重点解决打白条问题。坚决纠正处分决定成为“空头支票”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利用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等典型案例处分决定送达,进行现场退还款物,现场剖析,现场警示教育,让群众真正体会到“急难愁盼”问题得到解决的“获得感”。结合“回访教育”,定期开展处分决定执行情况“回头看”,教育被处分对象真正做到敬畏法纪,提高觉悟,卸下包袱,用心工作。
与持续高压态势反腐结合起来,重点解决不敢腐的问题。坚持在“治标”上持续发力,充分发挥职务违法、职务犯罪和严重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的震慑作用。针对“关键少数”,集中在“重点领域”持续传递高压反腐态势、全面从严治党强烈信号和“零容忍”的反腐败斗争决心,威慑党员干部敬畏法纪,严守底线,不越雷池半步。
与扎紧权力制度笼子结合起来,重点解决不能腐的问题。坚持在“治本”上谋篇布局,结合日常监督检查、以案促改和巡视巡察整改存在的共性问题贴身“跟踪督办”。发挥“四种监督”合力,督促党委(党组)找出岗位职责和管理制度中的廉政风险点,健全完善靠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让权力习惯在制度的约束下公开透明运行,使胆敢腐败者在严格监督中寸步难行。
与牢筑思想道德防线结合起来,重点解决不想腐的问题。坚决牵牢主体责任“牛鼻子”,督促各级党组织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运用党员大会、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深刻剖析身边的典型案例,有效引导党员干部查摆反思,触及灵魂拷问,知纪明纪。增强日常教育监督管理实效性,惯用善用“第一种形态”及时抓早抓小、红脸出汗,使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在日常教育中得到增强,从思想源头上消除贪腐念头。
与落实三个严格区分结合起来,重点解决不敢担当问题。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严格执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营造良好氛围。坚持用好追责问责利器,精准把握界限,精准问责方式,善于容错纠错,既要把失责必问、问责必严,合乎民心民意“严”的主基调长期体现下去,又要把鼓励先行先试,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消除顾虑的“容错效应”发挥出来。坚决纠正问责泛化、简单化等问题。
与澄清正名不实举报结合起来,重点消除负面影响问题。坚决打击诬告陷害行为,切实维护党员干部合法权益。充分发挥诬告陷害行为典型案例通报曝光警示效应,及时澄清不实举报,使被举报人赢得党组织信任,同事的信赖,消除思想顾虑,正确对待群众监督,更加相信组织,更加担当作为。不断释放提倡如实检举控告,抵制歪风邪气,规范检举控告秩序的强烈信号。(编辑:李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