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德县纪委监委坚持教育在先,预防在前的原则,积极探索创新廉政教育载体,不断筑牢广大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着力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良好氛围。
网络“学”廉。坚持把“信任不能代替监督”这个理念体现在用人管人上,强化监督不停息,学习不放松。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定期公开纪检监察工作职能职责、工作成效、通报曝光等内容,实现信息全面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同时,依托QQ群、微信群、短信等载体,及时推送廉政教育知识,引导纪检监察干部用铁打的信仰打好“铁”,打造一支能自查、自省、自我监督的纪检监察过硬队伍,严防“灯下黑”。
学习“促”廉。始终秉承“常”、“长”二字,从实处着手、创新求活,经常抓、深入抓、持久抓,抓实党员干部作风建设。通过中心组学习、民主(组织)生活会等形式,敞开大门,广纳谏言,纪检监察干部相互查找出自身思想、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敢于直面个人问题,亮出问题清单,让每个纪检干部对照自身存在的问题相互纠正,相互提醒,相互提高,靶向“治疗”,在实践中用“实”的作风落实“实”的学习。
教育“警”廉。建立健全警示教育经常化机制,以“清风讲堂”为载体,组织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各派驻纪检组组长,各镇、各部门纪委书记每人每年讲一堂廉政教育课。运用《忏悔录》、胡志强辛耀峰、胡传祥案“以案促改”开展警示教育16余次,集中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和廉政警示专题讲座28次。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闻媒体,发表廉政宣传文章180余篇,在全社会形成自觉遵守纪律规定的思想共识。
基地“育”廉。充分利用“三清一馆”(“清风走廊”、“清风田园”、“清风谈话室”和“家风家训馆”)教育平台,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三观”和廉洁从政理念。结合工作实际,探索运用“清风茶座”践行“第一种形态”,对35个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咬耳扯袖”,实现了“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增强“不想腐”的自觉,筑牢“不想腐”的堤坝,让“守纪律、讲规矩”思想在广大党员干部中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