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实施白绒山羊改良 让群众切实得实惠

来源:靖边县黄蒿界镇      作者:朱秀荣     发布时间:2024-11-20    浏览次数:

使用Ctrl M可保存网页为图片

“以前,黄蒿界的白绒山羊远近闻名,山羊绒又长又细,这几年繁育技术落后,羊绒品质下降卖不上价,能不能想办法改善山羊种质……”靖边县黄蒿界镇五合村一村民在与干部聊天时说到。

今年,靖边县黄蒿界镇党委派出60名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走进百姓家中,与乡亲们拉家常,听到很多关于白绒山羊改良的呼声。

白绒山羊良种繁育,事关产业长远发展,事关农民收入增加。2024年,靖边县黄蒿界镇投资197万元建成陕北白绒山羊细长绒型种羊繁育人工授精站,通过羊子人工授精技术提高公羊配种能力20倍以上,加快羊子品种改良进程,降低疾病传播率,节约饲养成本,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效益。10月,人工授精及胚胎移植工作室投入使用。11月,工作室优选绒毛细度在15.5微米以下、长度在7.5厘米以上种羊基因,通过母羊同期发情和集中供精,为黄蒿界镇“一镇一园”珂洋牧业公司、全镇6个村及周边杨桥畔、畔沟等乡镇的310户养殖户人工授精485只。

“母羊同期发情同期分娩调整了出栏频率,母羊一年能产两茬羔,还有优质白绒山羊基因,出栏后每只羊至少能多卖1000元。”前来配种的养殖户高兴的说到。

同时,靖边县人民政府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羊遗传改良与生物育种”创新团队达成合作,立足靖边县及临县白绒山羊养殖实际情况,就地取材开展科学研究,尤其是挖掘与绒细度等性状相关的基因,进行分子育种,为陕北白绒山羊种源保护、种群繁育提供科学依据,增强农户养殖优良品种白绒山羊的信心。

靖边县黄蒿界镇纪委坚持开门搞整治,以问题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标尺,发现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8个,推动整改48个,多措并举提高农民收入,让群众切实得实惠。(编辑:姜力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