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基层年轻干部培育要“双管齐下”

来源:府谷县纪委监委      作者:郝 瑞     发布时间:2022-02-18    浏览次数:

使用Ctrl M可保存网页为图片

“能拖就拖着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样“不求过得硬,但求过得去”的思想在基层还有一定的市场,其对年轻干部的毒害不可小觑。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年轻干部要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然而,基层得过且过的消极思想,极易侵蚀报国志,几年下来,少年横秋,暮岁延年。基层年轻干部要成长为栋梁之才,还需要组织悉心培养,自身加倍努力。

首先,要关心关爱基层年轻干部。基层工作是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工作庞杂、任务重,加之各种“问责”,个别干部难免对上心有“怨气”;同时,群众工作复杂,一些群众的不理解也会导致基层工作者经常受“夹板气”,这些都是基层干部不作为的影响因素。因此要加大对基层工作的理解、鼓励与支持,提高基层工作者的待遇,建立事业晋升的通道,充分激发其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其次,要强化日常督查问责力度。缺乏有效的监管,就易滋生“庸懒散浮拖”行为,因此要结合干部作风整顿,通过完善基层工作监督体系,开展“双述”“双亮”活动,大力整治“四不一任性”问题,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的要求。要将压力层层传导,压紧压实责任,对于工作落实不到位的行为要严厉追责,让制度的红线通上“高压电”,确保作风建设常态化、制度化,促进形成“人在岗、心在位、工作在状态”的良好氛围。

再次,要建立科学的培养机制。要及时制定年轻干部培养计划,不断健全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选拔机制,通过严格的管理约束,让年轻干部起好步、扎好根;要坚持强化实践导向,坚持必要台阶、递进式历练,让年轻干部多“墩墩苗”,在基层一线和艰苦地区经历风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锻炼提高、增强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

最后,要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挑选优秀年轻干部,千条万条,第一条就是看是否对党忠诚。”要树立讲政治、重品行、求实绩、讲贡献的评价导向,彻底改变“只要上层路线走得好,多干少干一个样”“多干多错、少干少错”的错误思想,让基层干部活起来、动起来、忙起来,让受苦的干部变成“香饽饽”,让想干事、能干事、敢干事的干部有一展抱负的舞台。

组织培养是基层年轻干部成长的基础保障,但毕竟是外因,对个人成长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内因,基层年轻干部要靠不懈努力的内生动力完成蜕变。首先,要心怀“国之大者”。自觉践行“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工作中不仅要有“诗和远方”的追求,也要有“兼济天下”的胸怀,做到“既能想大问题,又能做小事情”,把专业业务学习与政治素养提升有机结合,淬炼思想,磨炼意志,砥砺品行,增长才干。其次,要扑下身子加油干。火热的实践是最好的课堂。基层年轻干部要身心沉下去,带着感情,怀着责任,去联系服务群众,在项目工程、乡村振兴、信访维稳、征地拆迁、基层党建等工作中成长成才,在实干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练就真本领,成为基层工作的“多面手”“万精油”。最后,要敢为人先善作善成。“不革其旧,安能从新。”年轻干部具有思维活跃、敢想敢干的特点,在工作中时常迸发出新想法、新点子。但也容易犯“急于求成、自以为是、朝令夕改、眼高手低”的错误,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时谈到的“四忌”。所以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敢于梦想、勇于创新、善于实干,积跬步、致千里,迎接“放眼昆仑绝顶来”的辉煌。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基层年轻干部要在组织培养和自我努力中,锤炼“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钢铁雄心,在时代滚滚向前的洪流中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奋斗的长卷里书写龙骧虎步、跃马扬鞭的光辉篇章。(编辑:李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