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省纪委三次全会精神,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立足榆林,面向全国,引导有关研究人员,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研究,积极开展反腐倡廉理论交流活动,为榆林反腐倡廉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撑,市纪委和榆林学院决定联合建立榆林廉政研究中心。6月26日,榆林廉政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党风廉政建设报告会在榆林学院举行。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张凯盈出席并讲话。
张凯盈在讲话中指出,榆林市廉政研究中心是我市依托高校建设廉政教育的新阵地。在榆林学院成立市廉政研究中心,联合有关专家学者,搭建廉政建设研究平台,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廉政教育载体、创新廉政教育形式、整合廉政教育资源、拓宽研究视野、用好研究成果,为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张凯盈强调,廉政研究中心要准确把握发展大势,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围绕中央、省委、市委党风廉政建设重大决策部署来开展课题研究,保证研究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要坚持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并重,充分发挥学术研究与党风廉政实践的各自优势,完成一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使党风廉政研究更好地面向社会,服务于经济建设,服务于社会和谐发展;要坚持理论研究与人才建设相结合,成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智库,为全市乃至全省、全国的党风廉政建设提供智力支持;要注重研究成果的转化运用,通过决策咨询、研讨交流、发表论文等多种方式转化研究成果,力争有更多的研究成果为市委市政府和市纪委监察局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榆林学院党委书记高延龙在讲话中指出,成立了榆林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为整合社会各界和学校的研究力量,加强廉政建设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了载体和平台。借助这一平台,学院将加强与榆林市纪委的沟通协作,进一步加强研究全市廉政建设问题和高校的廉政建设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共同推进榆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努力将榆林廉政研究中心建设成为立足榆林,面向全国,具有榆林特色的廉政理论研究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据了解,榆林廉政研究中心的主要工作职责有六项,分别是:围绕反腐倡廉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反腐倡廉有关课题研究;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和交流活动;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建立反腐倡廉信息库;聘任专兼职研究人员,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提供师资力量;完成市纪委、榆林学院交办的其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