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1日,大型廉政警示教育现代晋剧《母爱》巡演首场成功演出后,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9月12日,市纪委利用周末双休日,及时组织市内文化艺术界的专家、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以及主演、创作人员和出品单位参加了《母爱》巡演座谈会,围绕《母爱》的社会效果、艺术效果等内容进行交流,大家一致认为,现代廉政晋剧《母爱》紧扣时代脉搏,情感冲击力强,不仅对领导干部有警示教育作用,更对整个社会风气有良好的教化作用。
“我也是一个农村孩子,看的过程中几次流泪,感触很深。”市政府办纪检组长刘进军说,该剧展示了一个农民的儿子如何堕落成一名阶下囚,而母亲又是如何用爱让儿子彻底醒悟的过程,情节步步紧扣,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母爱》的演出恰逢其时,为党员领导干部更好领会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有效机制做了一个的很好诠释和生动注脚,为我们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丰富反腐倡廉教育形式,提高廉政警示教育实效带来了良好的启迪。”榆阳区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高庆贵深有感触地说。
榆林学院廉政研究中心副主任高宏飞说,该剧不像一般反腐体裁戏剧,它的剧情扎根人性,展示的震撼人心,通过戏剧这种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又融合了歌剧、话剧的一些元素,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回应,也很有利于强化我市廉政文化土壤。
市纪委案件三室副主任胡瑞认为,《母爱》融天理、国法、人情与一体,从郑耀忠身上能看到很多受处分领导干部的影子,这种人物的代表性,剧情的逻辑性,不仅起到警示震慑作用,更起到了警示教育作用。
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王建学说,《母爱》的成功演出和广受欢迎再一次证明,开展廉政文艺演出,是推进文化大市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是营造廉荣贪耻社会氛围的清新剂,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思想保障和文化支撑。今后,要更加积极广泛地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廉政文艺演出,让廉政文艺演出活跃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服务反腐倡廉建设,将廉政文化建设推动起来,掀起高潮,为文化大市战略实施作出积极的更大的贡献。
市纪委宣传部长苏强表示,《母爱》的成功演出充分说明,用文艺这个平台宣传反腐倡廉,推动廉政文化建设,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在反腐倡廉文化气氛上,廉洁从政的思想不去占领,那么消极腐朽的思想必然占领;廉政文化建设不到位,那么腐败的“潜规则”必然抢占先机。开展廉政文艺演出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和领导干部进行自我教育和廉洁教育的过程,使党员干部群众在艺术欣赏中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和精神洗礼,潜移默化地接受廉政思想文化的熏陶,从思想深处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座谈会上,大家就《母爱》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剧情、唱段等演出细节,并从政治影响、艺术成就等多角度、多侧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同时对如何挖掘我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传统文化资源,如何开展我市的廉政文化建设等方面做了精彩的发言。为进一步加强全市廉政文化建设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市监察局副局长乔春玲在听取了大家的发言后表示,各位领导、专家学者的发言,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前瞻性和指导性,对于进一步推进全市廉政文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风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她说,《母爱》的推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作用,演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就是要加强成果的应运。出品单位要广泛采纳接受大家的意见,继续完善、强化剧本,将《母爱》打造成为我市精品廉政剧;市纪委宣传部牵头,各级纪检监察机构、各部门群策群力,合力推进,将这部廉政剧推向更高更宽更大的舞台上;文广局要加大宣传,形成连续报道态势,达到一定宣传高度。
据介绍,《母爱》是一部以反腐倡廉建设为题材的现代晋剧,描述了一个农民的儿子在成为领导干部后经不住金钱诱惑跌至深渊,受到惩罚后,母亲竭力筹措资金替儿退还赃款,最终使儿子彻底醒悟戴罪立功。该剧经过两年时间的创作、排演、反复修改,于9月11日与观众见面,演出非常成功,受到各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