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8日至30日,省预防腐败局副局长郑仲一行在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张凯盈陪同下,深入市财政局、地税局、政务服务中心和神木县、府谷县,调研我市预防腐败工作和廉政风险防控、村民监督委员会、居民监督委员会等制度落实情况。
郑仲认真听取了市、县工作汇报,对我市预防腐败工作取得的成效予以了充分肯定。他指出,预防腐败是一个综合、立体的大课题。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在预防腐败方面,以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查处了一大批腐败案件,形成有效震慑;加强党内法规建设,修订《准则》和《条例》,管党治党的制度“笼子”进一步扎紧;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咬耳朵、扯袖子,抓早抓小,动辄则咎,体现了对党员的严格要求和关心爱护,也是治本之策。他强调,预防腐败工作要坚持“抓关键少数人、关键少数人抓”,“一把手”重视了,一切工作都好干了。要落实好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正确处理好法纪关系、治标治本关系、“树木”和“森林”关系,运用好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着力解决一些干部不作为问题。要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顶层设计,把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做好预防腐败这篇大文章。
张凯盈在陪同调研时指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紧跟形势任务发展变化,对惩和标、治和本及时进行调整布局,更多地抓早抓小,更多地作出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更多地使党员干部不破纪。他强调,要全面落实“两个责任”,开展廉政巡查,建立权力清单,防控廉政风险,推进政务公开,建好便民服务平台,落实“三重一大”集体研究、一把手“四个不直接分管”等制度,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宗旨教育,努力形成榆林预防腐败工作新格局。
市纪委常委、秘书长沈晨虹,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张榆平陪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