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榆林市纪委不断加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在充分发挥信、访、电、网主渠道受理问题线索的同时,推行实名举报奖励制度,强化问题线索处置,认真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形成严查快处态势,为精准扶贫脱贫提供了坚强纪律保障。
加强线索督办。市、县纪委认真落实信访举报归口受理制度,将本级自收、上级纪委转送交办、下级纪委报送、媒体舆情披露、巡视巡察移交等各种渠道收到的扶贫领域违规违纪问题线索,统一归口信访室接收登记,实行单独台账管理,设立专册、单列统计、优先办理、及时回复。在扶贫领域信访举报件首页加盖“精准扶贫类”印章,详细录入信访信息管理系统,并增加“扶贫领域违纪问题”关键字,及时进行梳理、研判,集中交办、督办,加强问题线索跟踪处理。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受理扶贫领域问题线索399件,市纪委每半月汇总一次受理台账,每月督办一次办理情况,截至目前,共梳理问题线索183件,交办问题线索123件,全部跟踪督办,限时办结,办理结果定期进行通报。
严肃执纪问责。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聚焦扶贫领域问题,既盯住人,又抓住事,对职级不高但影响较大的“小官”、金额不多但性质恶劣的“小钱”、事情不大但反映强烈的“小事”,以零容忍的态度,从严从快处理。截止7月份,查处扶贫领域问题445件,党政纪处分264人,其中涉及公职人员违纪案件81件,党政纪处分21人。严格落实“一案双查”制度,在严肃查处直接责任人的同时,既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又追究领导责任,全市查处扶贫领域“两个责任”落实不力问题14起,问责64人,党政纪处分9人。
强化通报曝光。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在严肃查处问题的同时,采取党内通报、集中通报、专题通报、纪检监察网站通报等形式,点名道姓公开通报曝光扶贫领域典型案件,释放出越往后执纪越严、越往后处理越重的强烈信号,形成强大震慑。据统计,截止7月份,全市纪检监察机关通报曝光扶贫领域典型问题51批215件442人,其中市纪委公开通报3批77起14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