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洲:亮剑农村食品安全乱象 筑牢群众食品安全防线

——子洲县多维发力 纵深推进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

来源:子洲县纪委监委      作者:冯保成     发布时间:2025-05-10    浏览次数:

使用Ctrl M可保存网页为图片

农村食品安全是重大民生工程,关系群众身体健康和切身利益。连日来,在县纪委监委推动、市场监管牵头、部门协同、乡镇(街道)兜底、群众参与下,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严厉打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不断筑牢农村消费安全防线,让群众吃得安心、买得放心、用得舒心。

高位统筹,织密责任落实“一张网”。县纪委监委将农村食品安全整治纳入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重点,牵头召开专题联席会,推动成立专项督导小组,制定监督工作方案,明确部门监管责任和乡镇属地责任,建立“纪委监委统筹督导、职能部门主责落实、乡镇全域兜底”三级联动机制。联合市场监管局组建执法专班,聚焦责任落实不到位、监管“宽松软”等问题开展靶向监督,通过印发责任清单、集体约谈、跟进调度,倒逼各单位落细整治任务,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

靶向监督,拧紧隐患排查“压力阀”。针对农村食品监管难点,县纪委监委推动执法力量下沉,聚焦城乡接合部、农村集市、校园周边等重点区域,紧盯“三无”“山寨”、过期食品等突出问题,开展“拉网式”监督检查。建立“纪检监察+职能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全覆盖排查13个乡镇600余家经营主体,查扣假冒伪劣食品1000余斤,责令整改52家。纠正环境卫生差、索证索票不全、采购登记台账不规范等问题169次。同时,执法人员对假冒伪劣产品食品采用碾压、深埋等无害化处理方式集中进行销毁,销毁的商品涉及食品、农资、日用品等6品种12类,共计1200余件(袋),货值2.1万余元。

创新机制,打造智慧监管“新引擎”。构建“科技+监督”模式,搭建“互联网+监管”平台,将校园食堂、农村小商店纳入智慧监管,通过实时监控、数据分析实现风险动态预警。同时,在农村小商店、小饭馆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包保干部公示牌上增加“码上监督”二维码,消费者只需扫描二维码,即可快速提交投诉举报信息,实现“发现—交办—整改—问效”闭环管理。专项整治以来,受理食品类投诉23件,办结率100%,挽回损失1.8万元,打通监督“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县纪委监委将持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健全‘纪委统筹、部门主抓、协同联动、群众参与’的长效机制,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切实守护好群众的‘菜篮子’‘饭碗子’,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子洲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